“2024年上半年国内光伏新增装机102.48吉瓦,同比增长30.7%。”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王勃华在7月25日召开的“光伏行业2024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下半年形势展望研讨会”上表示,上半年,各预测机构不断上调光伏新增装机预测数据。特别是看到一季度的快速增长情况后,我们保持年初的判断,即装机容量将在390至430吉瓦之间。
《中国能源报》记者近日采访多次听到积极乐观的声音,“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取得历史性突破”“我国新能源渗透率超过15%,进入高比例新能源时代”“风光等新能源发展要摒弃以往‘产能’等同‘销量’的思路”等。
在受访业内专家看来,我国新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建立有弹性和韧性的产业链,更需加快《可再生能源法》修订。
产业处于高速发展期
“新能源已成为我国装机增量主体,新增装机容量同比翻番,全国新能源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副室主任叶小宁对《中国能源报》记者表示,新能源利用率连续6年保持在95%以上,保持较高水平。“我国新能源利用继续保持较高水平,利用率97.6%,自2018年以来连续六年超过95%,与德国等发达国家水平相当。”
刚刚发布的《中国新能源发电分析报告2024》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突破10亿千瓦、达到10.5亿千瓦,在全国发电总装机中的比重达到36%。2023年新增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2.9亿千瓦,是2022年的2.4倍,占全国电源新增装机总容量的79%,已经成为新增发电装机的主体。
最新数据显示,全国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6月底达到11.8亿千瓦,首次超过煤电装机规模,同比增长37.2%。中电联预计,2024年并网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新增装机规模达到3亿千瓦左右,累计装机占比将首次超过40%。
叶小宁表示,目前,青海、甘肃、河北、宁夏等22个省区新能源发电装机占比超过30%,其中,青海、甘肃新能源装机占比超过60%。去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占比首次超过15%,进入高比例新能源阶段。2023年,我国新能源发电量1.47万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3%,占总发电量的15.6%,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进入IEA等机构定义的高比例新能源阶段。
供需错配不影响发展趋势
2024年,中国光伏和风电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显著的供需错配挑战。以光伏为例,2024年上半年,中国光伏行业终端需求旺盛,新增装机量达到102.48兆瓦,再创历史新高。然而,光伏主材,如硅片、电池、组件的出口总额却同比下降超过30%,显示出供给端的体量较大,面临严峻的产能出清压力。
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南存辉表示,今年以来,光伏行业正经历供需严重错配的问题。新能源消纳压力加大,对市场装机节奏造成较大影响,硅料、硅片、电池、组件等价格跌破现金成本,国际市场“量升价减”,我国光伏主材出口金额下降,整个光伏行业产业链面临着严峻挑战,行业进入深度洗牌阶段。
“尽管市场可能出现了暂时的供需错配,但这并不会改变行业的发展趋势,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前景依然十分广阔。”浙江正泰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陆川在7月24日召开的2024光伏行业供应链发展(温州)论坛上表示,在当前全球能源转型的大背景下,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全球能源变革的趋势并未发生改变,市场需求和发展潜力依旧保持稳定。展望未来,行业发展前景是充分的、可期的,暂时性的市场错配不能改变产业高成长性的趋势。
谈及风电行业未来的发展,中国能源研究会可再生能源专委会一位不愿具名的专家表示,亟需建立有弹性、韧性的风电产业生态链,摒弃“产能等同销量”的思路,在规划产能时,充分考虑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在备有适当冗余产能的同时,根据市场客观需求形成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产量,实现市场供需平衡。在优化产业链布局方面,需要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提高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效应,产业链各环节在面临市场波动时能够快速响应,实现资源共享和风险共担。
原标题:新能源发展要摒弃"产能"等同"产销"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