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光伏电池TOP5龙头,两家折戟
6月29日,深圳证券交易所发布公告,由于保荐人海通证券撤销了江苏中润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保荐的申请,决定终止对中润光能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的审核。
2023年6月29日,中国证监会同意江苏润阳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注册申请,批复自同意注册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2024年6月29日的同一天,因批文到期,润阳股份IPO终止。
两个难兄难弟,不仅巧合在终止上市的时间上,其均为光伏电池片TOP5龙头。2023年电池片出货量排名中,中润光能排名第三,润阳股份排名第五。
润阳和中润,一字之差,一名之隔,也走向了相似的命运。IPO之路,为何如此坎坷?
2. 近15家光伏企业撤回IPO,谁之过?
前五榜单中的另外三家企业,通威股份于2004年3月2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爱旭股份于2019年12月3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上市,钧达股份于2017年4月14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主板上市,今年5月,钧达拟发行境外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已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若能成功登陆港股,钧达股份或可成为国内首家A+H上市的光伏电池片生产商。
光伏行业竞争日益加剧,在本次大萧条下的行业周期中,有足够的融资手段,保证足够的现金流,无疑是光伏企业穿越周期的重要方式之一。相比之下,成功上市、技术先进的企业显然更有竞争力。
然而都想上市,却不一定都具备上市的实力。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下半年以来,光伏行业中撤回IPO申请的企业近15家。随着资本市场监管政策持续加码,企业上市门槛提高,IPO收紧趋势显著。
据中润光能公开信息,截至2023年6月末,大尺寸PERC电池片产能达36.51GW,占据同期电池片产能的81%;而TOPCon电池片产能为6.83GW,仅占据同期电池片产能的15.16%;润阳招股说明书也显示,报告期内PERC电池销售额占据销售总额的95%以上。
此外,两家企业同时存在业务单一的风险,作为专业化电池厂商,电池片业务在中润光能总营收的占比达到94%,润阳股份电池片业务则占比一直在99%以上。光伏产业链价格不断波动的当下,显然不能让投资者放心。
过于明显的短板也对两家企业的业绩造成一定影响,尽管试图通过上市募资投建先进产能,然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润阳股份和中润光能的上市之路预计还有很长一段时间要走。
3. 光伏电池片洗牌加速,如何破局?
当前光伏电池片产业格局中,通威股份、爱旭股份常年霸榜电池片环节出货前两名。
自2017年以来,通威股份电池出货量已连续六年居全球第一。除了引以为傲的硅料和电池片,2022年下半年,通威开始大力拓展组件业务,目前组件年产能已达75GW,预计2024年出货将达到50GW。
紧随通威步伐,爱旭近年也开始向光伏一体化进军,除了认缴青海丽豪、亚洲硅业股权,组件方面,爱旭于2023年4月公布了55GW的扩产规划,目前已拥有25GW ABC组件产能。
上有硅料,下有组件,一方面能保证原料来源,一方面能拓展销量,两大的电池片龙头同时选择了一体化的业务模式,更大程度增强了竞争优势。
而与中润光能、润阳股份同作为专业化电池厂商,另一家成功上市的电池龙头企业钧达股份则选择了另一条道路。
作为光伏电池前五企业中唯一上市的专业化电池厂商,收购捷泰科技,成功跨界光伏,钧达股份显示出极大的魄力且在技术路线选择上展现出明智的决断力。钧达股份是业内为数不多具备n型TOPCon电池大规模量产能力的专业化电池厂商,拥有TOPCon电池产能约40GW。
据lnfolink统计,2023年钧达股份电池出货量排名行业第四,在N型电池出货方面,钧达股份排名行业第一。得益于TOPCon产能出货优势,钧达股份的TOPCon电池全球市场份额占比高达55%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钧达股份积极港股上市事宜,一方面为了海外电池产能的建设,6月13日,钧达股份发布公告,将在阿曼投资建设年产10 GW产能的TOPCon电池,积极布局建设海外产能。今年1月底,爱旭股份也发布公告,计划在瑞士挂牌上市。
在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中,无论专业化还是一体化,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就必须具备坚实的“实力”。这里的“实力”远不止于表面的资金雄厚,它更深层次地体现在企业的技术积累、创新能力、业务战略布局以及市场适应性等多个方面。在光伏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行业,只有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不被时代的浪潮所淹没。
原标题:光伏电池龙头大洗牌,“剩者”如何穿越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