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半个月的“光伏巡展”落下帷幕,同期参展的储能展商也结束从上海到德国慕尼黑的“连轴转”行程。
从刚结束的SNEC上海光储展和德国慕尼黑电池储能展览会参展情况来看,除了工商业定位的储能产品成为发布重点外,另一大明确的行业趋势是储能电芯越做越“大”。
储能电芯正沿着从280Ah到300Ah+到500Ah+的方向迭代,部分厂商率先开始布局500Ah+电芯。
展会期间,欣旺达(300207.SZ)旗下的欣旺达动力发布名为“欣岳”的储能电芯,容量为625 Ah;瑞浦兰钧(00666.HK)和楚能新能源同样发布容量为625 Ah的储能电芯。
“预计314Ah容量的电芯将在下半年开始,在未来几年成为市场主流,会取代280Ah容量的电芯。”某储能企业负责人告诉第一财经记者,314Ah容量的电芯产品与此前成熟的280Ah电芯产品尺寸相同,模组和Pack的生产线可以兼容。“如果是其他的尺寸,甚至更大容量的储存,意味着整个储能行业现存的Pack无法兼容,这对行业来说是一种浪费。”
电芯是储能系统的核心部件,主要用于储存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Ah是电芯的容量单位,代表其可存储的电量。
第一财经记者了解到,瑞浦兰钧、远景动力、欣旺达、天合储能、海辰储能、鹏辉能源、中创新航、宁德时代、南都电源、赣锋锂电、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盛虹动能、豪鹏科技、海基新能源、力神电池等企业近30款300Ah+容量的储能电芯产品已经开始量产交付。
综合已公布的数据,500+Ah电芯多将于2024年四季度至2025年陆续实现量产,从280Ah的量产到314Ah的量产经历了大概5年的时间,而从300+Ah到500+Ah的量产仅约1年时间。
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调研显示,300Ah+储能锂电池会在2024年加速在国内大储、工商业储能产品中渗透,渗透率有望从2023年不到3%提升至20%以上,理想情况将提升至30%。
另外,今年的ESIE和SNEC展会期间,各路储能厂商也相继迭代推出各类储能新品。
“储能行业低价竞争现象短期仍将延续。”东海证券最新研报数据显示,2023年储能系统月均报价下降40%,其中2小时和4小时储能系统报价分别较2022年下降44%和47%,近乎腰斩。
近年来,光储融合和新型电力系统的市场需求催生了新型储能产业的高速发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新增装机规模达21.5GW/46.6GWh,为2022年的三倍左右,锂电池技术占比提升至97.3%。理想情景下,预计2024年至2027年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分别为54.7GW、80.4GW、108.9GW和138.4GW。
6月20日,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司长李创军公开表示,新型储能是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我国建设新型电力系统和新型能源体系的关键支撑技术,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之一。
原标题:两大光伏展上的储能新趋势:低价竞争持续,电芯越做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