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先治水,好水才能养好鱼。”看着鱼塘尾水经过循环水养殖系统,变成一股清水回流至鱼塘,湖南开天新农业胡再明董事长欣慰地笑了。
近年来,望城区生态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的嘱托,积极推进“做好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如今,水环境质量明显提升,水生态修复明显改善。
以环保为笔,勾勒健康养殖的线条
作为湖南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湖南开天新农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养鱼先养好水”的理念,在保护水域生态环境、平衡生产领域不断探索。
其建设完成的尾水处理系统和引进的内循环流水槽养殖方式,已经取得了良好的产出和污染控制效果。如今,开天向大水面养殖光伏分离模式进军,进一步保障绿色生态养殖增产增收。
规划,为了节能减排
为了降低对外排放养殖尾水的总磷含量,开天公司实行“槽外养水、槽内养鱼”的养殖模式,水槽末端安装现代化抽污设备,及时清理鱼类的排泄物和其他废物。同时,在水槽外的养水精华区种植水生植物和放养花白鲢鱼、螺蛳等,对养殖水体生态净化。
这套循环水养殖系统将大水面水域划分为两部分,其中98%的水域用于生态化建设,如水流规划、水生植物养殖和鱼类养殖等,这部分水域与流水槽相连,水循环系统和水草种植同向发力,同步保障更优的水生态。另外2%的水域则用于集中养殖,建设养殖水槽和养殖鱼类。
集约,为了环保提质
为了提高资源利用率,98%的净化水域还可以用来建设水面电站。
“以长沙青草湖350亩水面为例,22条流水槽建后年产量增加100万斤,水产年产值超700万。”胡再明董事长表示,规划后的水域还有300亩可以架设光伏板。不仅可以增加光能发电、减少碳排放,还能有效减少绿藻和蓝藻的生长量,更好地改善水面环境。
高效,为了增产增收
由于充分利用了2%的水域进行养殖,循环水养殖模式,产量可增加8-10倍。“而且,流水养鱼的方式为鱼苗提供了一个‘运动场’,让鱼瘦身,肉质更紧实。”从先进高效的内循环养殖方式,到瘦身鱼的加工养殖,再到多种多样的淡水鱼制品和搭配的休闲农业,开天公司展现了十多年来在淡水鱼全产业链建设上的努力和成果。
蘸治理之墨,描画绿色生态的蓝图
开天公司在治理环境、创新养殖模式的路上从未停止过探索,根据“内循环流水槽养殖”特点,与光伏建设企业共同思考,着手大力发展大水面养殖光伏分离模式。
改善设备,提升防治效果
为了进一步改善设备、提升水产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开天公司正与湖南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苏州鼎新公司等校企合作,以更加高效、生态、环保的效果来响应“大水面生态养殖”的号召。
“要充分依靠科技力量,发展高效、生态、环保的养殖方式,才能有效控制面源污染排放。”开天的养殖方式不仅得到了原农业部于康震副部长的高度肯定,还在今年受到了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党组书记、厅长刘群的赞扬。
细化目标,确保排放达标
围绕着2023年底完成2400亩改造任务的总体目标,开天公司细化改造内容,以精准执行推进目标落实。
——改造精养池塘模式,分开铺设进排水系统,充分利用水体空间,实现生态上的健康持续发展。
——推进精养池塘循环水养殖模式,以推水设备、尾部吸污装置和水生植物自净来有效控制养殖面污染。
——按照《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SC/T9101-2007)的要求,对养殖尾水集中处理改造,削减养殖尾水中的总氮、总磷含量。
措施监管,保障改造品质
作为省市确定的一项重点工作,池塘生态化改造涉及面广、任务繁重。因此,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在细化工作责任的同时,协同推进池塘生态化建设工作。
另一方面,从调度督导、督查考核等方面入手,可以检验改造进度与质量,有计划地组织落实并及时验收成果。
放眼洞庭,更广的水域,更复杂的水系,更加需要系统综合施策,持续精准发力。
治污之路注定漫长。望城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在推进“夏季攻势”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攻坚系列活动中持续发力,守护好一江碧水,让八百里洞庭在这幅山水长卷里,山青水阔,江河奔流。
原标题:以光伏分离科学养殖,“守护好一江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