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局海上光伏市场的一线制造厂商再添一家。近日,晶澳科技发布了DeepBlue 4.0 Pro湛蓝系列和耀蓝系列两种海上光伏n型产品方案,分别适用于桩基式安装和近海的漂浮式安装。
据悉,本次发布的海上光伏组件功率最高可达635W,组件效率最高可达22.8%。其核心是晶澳新一代Bycium plus电池技术,除采用优质的硅片和电池表面钝化技术,还采用了先进的激光增强接触优化技术,用于改善太阳能电池细栅电极的金属接触,有效提高电池转换效率。目前,晶澳n型Bycium plus高效电池量产效率达到26%以上,开路电压高达733mV。
晶澳科技表示,新品在继承n型组件DeepBlue 4.0 Pro“高功率、高效率、高发电、高可靠”特性以外,还具备“抗盐雾、抗紫外、抗湿热、抗热斑”优势,有效保障了海上光伏电站收益。
发展海上光伏的初衷之一是解决土地有限的问题,避免土地过度开发带来的环境影响。以中国为例,大陆海岸线长约1.8万公里,海上光伏装机规模可达百吉瓦以上。此外,与陆上光伏相比,海上光伏更接近沿海地区的电力负荷中心,减少了长距离输电的损失和成本。
目前,海上光伏在中国市场已进入起步阶段,晶澳科技产品技术部负责人张军告诉记者,海外客户也开始关注海上光伏应用,国内厂商正积极向海外导入,“特别是一些土地较为紧缺但海岸线较长的国家,如日本、韩国等,发展海上光伏意义更明显,这类需求也更为迫切。”
当然,海上光伏也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海洋环境恶劣,如风暴、海浪、盐雾和海洋生物等,会对光伏组件造成严重损坏,高盐雾、高载荷、高紫外、高湿热以及电气绝缘和热斑对光伏组件形成综合作用,可能导致发电效率下降,产品寿命缩短。“在严苛的海洋环境下,光伏组件需要具备更高的可靠性和耐候性。”张军向记者说道。
据张军介绍,湛蓝系列适用于水深小于10米或离海岸500米以内,地质稳定、水位变化较小的滩涂场地,采用桩基式安装方式。该产品采用双层镀膜玻璃,能有效防止水汽对玻璃的直接腐蚀,并全部采用双层共挤二代胶膜,具有高阻水,抗紫外及高体积电阻率等性能。针对海洋环境特点,湛蓝系列产品在边框与接线盒的选用上,也有针对性的考量与选择。
正如前述,业内已有不少厂商推出了海上光伏产品,晶澳此番动作似乎晚于同行。对于这一问题,张军解释说,业内此前发布的均为桩基式海上光伏产品,晶澳对海上应用场景做了明确区分,率先发布漂浮式产品,未来也将重点推广漂浮式产品。
张军判断说,其他厂商也会跟进晶澳本次发布的产品及技术方案,在桩基式产品基础上介入到漂浮式海上光伏领域,“无论哪种场景,头部企业在海上光伏领域的竞争都会比较激烈。”
晶澳发布的产品信息显示,耀蓝系列适用于水深大于10米的近海区域,采用漂浮式安装方式。在湛蓝的基础上,该系列更加低碳化、轻量化及更可靠。在海上漂浮场景中,海水经常会浸润组件,因此耀蓝系列采用了专用的高耐候双层镀膜玻璃,这种玻璃有良好的膜层致密度和耐候性能,可以有效阻挡水汽,防止钠钙离子的析出,并有更强的耐碱和耐盐雾性能。
此外,在边框方面,耀蓝系列采用了聚氨酯边框,此种边框具有耐盐雾腐蚀、低碳和轻质等优点,并整体采用了高阻水密封胶封装方案,可以有效提升产品的阻水性能;在连接器防护套、接线盒防护方面,耀蓝系列也采用了特殊的阻水设计及安装方式。
张军还介绍说,湛蓝和耀蓝系列在设计上也充分考虑了海鸟粪便可能造成的热斑问题,与此相关,该系列产品也没有过分减少电池数量,因为电池数量过少,则要以大电流实现组件高功率,这将增加热斑温度和电流损耗风险。在他看来,高电压和高电流产品都不能带来更高客户价值,组件的电压和电流“和谐”提高,才能使系统价值最大化。
据悉,目前,晶澳海上光伏n型产品已顺利通过IEC标准及加严测试,在盐雾、氨气、沙尘、不均匀雪载、盐水浸润性等测试中表现优异,并获得了相应证书。耀蓝系列组件也已参与到由中集集光与国家光伏质检中心在山东烟台共同创建的全国首个海上浮式光伏实证基地。
“无论是电池还是组件技术,海上光伏组件相比常规产品都有更高要求,二线甚至更小的厂商在技术实力上会有所欠缺,未来的竞争将主要在头部厂商之间展开。”谈及海上光伏何时迎来爆发,张军认为,海上光伏在政策、成本上还有一些障碍,晶澳作为一体化光伏企业,不会等到政策突破再去推产品,而是提前考虑客户需求,提供更有价值的产品。
原标题:一线厂商纷纷入局 晶澳科技业内首发漂浮式海上光伏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