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内看,今年1至10月,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增装机同比增长90.8%,占所有新增装机的76.4%,光伏累计装机达到5.36亿千瓦,在所有可再生能源装机中位列第一;从国际看,中国光伏深度参与全球气候治理,从2020年中国向世界提出双碳承诺到刚刚结束的COP28大会,中国非化石能源装机占比提高至50.9%,并且供应了全球80%以上的光伏设备。”
在12月14日开幕的2023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名誉理事长、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分享了上述数据。他表示,最近一年,中国光伏行业乘风破浪,不断推进绿色发展和能源革命,光伏行业已经成为推动中国能源低碳转型的排头兵;同时,中国光伏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
“今年以来,中国光伏行业逆势而行、硕果累累,成为出口新三样。”高纪凡表示,光伏行业已经成为中国具备全球竞争优势的战略新兴产业,这背后离不开中国光伏行业协会和全体光伏人的共同努力,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
然而,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机遇和挑战并存。高纪凡指出,今年以来,虽然产量和出口表现亮眼,但背后是各环节价格的大幅降低,在一段时间内出现了量增价跌的隐忧,他认为,光伏行业应思考如何融合创新、迎变突破,成为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样板产业。
面向2024年光伏行业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高纪凡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光储协同突破市场天花板,二是多方协作、共促行业高质量发展,三是建筑引领、共建产业新生态。
针对光储协同,高纪凡认为,储能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新能源时空错配问题,其中,化学储能负责短时的绿色能源储存方案,氢能作为长效绿色能源储存方案。“储能可以破解电网消纳压力、突破光伏装机瓶颈,构建光储协同的新能源装机模式可以打开市场天花板,光储融合将成为下一阶段新能源发展、实现碳中和的关键。”
以天合光能的实践为例,高纪凡表示,公司已将战略愿景从原来的“全球光伏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军者”升级为“全球光储智慧能源解决方案的领军者”。“天合光能在光伏、储能、氢能以及智慧能源互联网方面均有战略布局。我们的目标是把风光储氢协同做成24小时可调可用的稳定能源,和水电火电达到一样稳定的效果。并且在2030年以前达到全部绿色能源的发电成本和上网价格与常规能源齐平,为未来的碳中和打下重要基础。”
针对行业存在的产能过剩、内卷等担忧,高纪凡表示,中国光伏产业在加速迈向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如各自为战、无序投资导致行业忽冷忽热和冷热交替,很多主营业务不是新能源的企业跨界涌入光伏行业,导致产能加速过剩。他提到,这些企业由于在技术、人才和管理等方面能力不足,导致经营问题很大,甚至有些企业的投产之日就是停产之时,进退两难。
高纪凡建议,应坚持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引导行业合理有序扩张。建议中央政府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商会及时进行预警。建议地方政府、资本市场和金融机构等相关方理性支持光伏产业,地方政府要提升对企业的识别能力,吸引真正的优秀企业投资,真正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近期,国内组件招标价格跌破1元/W大关,迫近企业盈亏线,引发业内担忧。对此,高纪凡建议,大型国有能源企业不要再采取低价中标的招投标方式,特别是海外占了整个光伏全球市场的60%,却很少看到海外能源企业采取低价中标的方式。此外,他还建议行业协会、商会组织、光伏企业开展自查自纠,自觉规范销售行为,加强行业治理,避免陷入亏损的价格战。
“面对复杂的行业变局,我们要善于变局中开新局,坚持拉手而不是松手,坚持协同而不是脱钩,坚持合作而不是独行。”
在共建产业新生态方面,高纪凡表示,龙头企业应担起责任,构建生态协同创新、协作共赢,助推光伏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协会应积极组织进行国际标准制定,包括光伏产品、储能产品、新型电力系统等标准制定,形成中国主导的全球光伏行业标准体系,促进形成中国企业引领全球光伏新生态,从而提升在国际市场的定价权和话语权。
原标题:机遇与挑战并存,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呼吁:引导光伏行业合理有序扩张,取消低价中标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