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北是风的天堂,更是光的海洋,行进在张北,连绵起伏的光伏电板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光伏电站成为当地一道壮观的绿色新能源风景线。
张北太阳能年平均利用小时达1700小时以上,到目前,全县光伏规模327.54万千瓦,装机规模位居河北首位、全国前列。
那么,这些光伏板是怎么生产出来的,有哪些硬核新技术呢?
走进张北电子信息产业园内的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串焊、层叠、EL测试、层压、组框、接线盒安装、固化、清洗、电性能测试、终检、包装等十几道工序无缝对接,只用7分钟时间,一块单晶硅光伏板就诞生了,不久,将运往新疆吐鲁番的大型光伏电站。
“你看,我们的光伏板是双面玻璃的,相较于单玻光伏板,双玻双面光伏板在光吸收方面更为全面,电量输出更加稳定可靠,而且可在不同的温度下发电,发电效率高出30%,可有效降低热衰减,提高使用寿命。”张家口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殷喜宾向记者介绍。
海泰新能科技有限公司全系列太阳能光伏组件均通过了“绿色设计产品”评定,以及美国UL、德国TUV、澳大利亚VDE、CQC、韩国KS等国际认证,其双玻光伏发电技术在国际领先,张家口第一块单晶硅光伏板也诞生于此。
殷喜宾介绍,双玻技术不是简单地为光伏板背面加装一层单晶硅玻璃,而是对工艺流程的再造,且各项技术参数指标要求更加严格,光伏板承压时间、温度、胶膜流动性等指数控制更加精准,胶膜在熔化过程中需要在60秒内将气泡全部抽出,达到真空状态。同时,将单晶硅电池用激光切割,使单片电池宽度不到10毫米,电阻更低,发电效率更高。
“我们在张北建设的光伏组件制造项目,占地1.1万平方米,总投资4亿元,产能达到1GW,产品主要销往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市场。1GW光伏板每小时可生产绿电100万度,发电能力相当于一座小型火电厂。”殷喜宾补充道。
“我们明年推进实施二期项目,建成后,基地产能将扩大一倍,达到2GW,打造张家口光伏组件制造的‘链主’企业。”殷喜宾对未来信心满满。
根据《河北省加快建设新型能源强省行动方案(2023-2027年)》,我省将加快构建形成“风、光、水、火、核、储、氢”多能互补的能源格局,到2027年,实现全省电力供需基本平衡,新型能源产业成为河北现代化建设重要支撑的工作目标。其中,张家口作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并入选国家首批碳达峰试点城市,在其中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高端装备制造项目是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根基所在,张家口瞄准世界前沿,强风光链、延氢能链、补储能链、扩服务链,高质量有侧重的发展新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国家发改委为可再生能源示范区设立的产业创新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张家口16个项目5.5亿元,加速推进风能装备、光伏组件、氢能装备制造等技术先进、示范性强、带动作用强的可再生能源产业项目,凝聚成源源不断的新质生产力。
如今,张家口已落户明阳、金风、大金等新型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企业30家,其中建成投产20家、在建10家,覆盖风电整机、叶片、塔筒、光伏组件、电化学和物理储能等相关领域,本土配套率达到90%以上,实现研发、实验、制造、应用于一体,“张家口造”风机、光伏电池等装备使新能源企业减少了配套成本,赢得了市场空间,多个产业体系实现了经济性、实用性、实效性有机统一。
原标题:硬核光伏板 两面都发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