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刘汉元论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发现需求和平衡需求!
日期:2023-11-17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今天,“双碳新时代、绿色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第六届中国国际光伏产业大会胜利闭幕。会议期间,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国内外媒体采访,围绕全球化、产能过剩、新型储能等热点话题,发表一系列真知灼见。

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接受媒体采访

01

关于“产能过剩”


提问:

您如何看待当前社会广泛认知光伏行业各环节产能过剩的问题?如大家所言真的过剩了,是否需要政策进行保护?


刘汉元:

属于市场的事情,尽可能交给市场来解决。

第一,光伏行业现在实际上才刚刚开始。未来长达30年的能源转型的庞大需求,会比今天大家想象的空间要大得多。同样,这要求光伏产业要比现在还要大得多的多得多的产业规模,才能够支撑、支持全人类能源的转型。

如果我们稍微用数学、用物理来算一算人类在2050年、2060年那时要消耗多少能源,那个时候如果要真正实现碳中和,还需要多少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当中又需要多少是光伏能源,这本账就会算得非常清楚。

第一,光伏产业的潜力、需求从长期看是非常巨大的。第二,在市场条件下,所有的投资行为和需求行为,都是不断地再平衡、再过剩、再平衡,这样周而复始地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发现需求和平衡需求、减少投资和扩大投资这样反反复复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认为这很正常。

总体来看,未来的潜力、增长空间巨大的一个产业,即使过剩,几乎都会在短时间,半年、一年或者稍微长一点的时间,重新取得新的平衡。所以,我们认为不用太多担心。市场的事情交给市场,政府适当引导,就可以应对这次大家认为的所谓产能危机与过剩危机。

在发展中去解决问题,平衡供需矛盾,才是最好的、最有效的。对于一个新兴产业,能源转型所需要的产业,保持适当的速度、较快的速度,既有利于能源转型本身,又更有利于现在经济下行过程当中稳住经济、稳住增长、稳住就业、稳住人们的信心。

02

关于全球化的贸易、投资与研发


提问:

现在面对欧盟、美国针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限制和打压,这对双碳目标的实现会有哪些影响?


刘汉元:

欧盟也好,美国也好,在面对未来二三十年能源转型、碳中和的这种时间压力下,要放弃或拒绝使用中国生产的光伏组件,在事实上对他们自身、对中国将是双重伤害。

大家从产业研究的角度,离开现在已经生机勃勃、在全球处于领先地位、规模已经足够大的中国光伏产业的这种支撑和支持,欧洲的能源转型不太可能在未来二三十年内完成。

事实上,中国的光伏产业,是中国这个行业在政府和各界的努力下,送给世界、送给欧洲最大的礼物。

人类两三百年工业革命以来,包括欧洲甚至尤其是欧美,地球上排放出去的工业革命以来的二氧化碳,2/3~3/4以上是他们排放的。在这个过程当中,中国新兴制造业能够支撑欧洲的转型、欧盟的能源转型,事实上是中国给全球能源转型,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产业支撑。

因此,我们认为欧盟的政治家们、产业的同行们应该会仔细思考其利弊,不要两败俱伤,严重影响人类、尤其是欧盟特别想推动的人类的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管控目标的实现。

在这个意义上来讲,大家实事求是、彼此包容,共同推进人类的能源转型,实际上是全人类最大的现实压力和人类最大的共同需求。

提问:

您是如何看待现阶段中国光伏企业去海外的建厂潮,比如去中东、欧美,通威接下来是不是也有相关的计划?


刘汉元:

大家都在保持研究。从整体来讲,全世界的能源转型到目前来看,主要要依靠中国制造。中国的光伏制造,在不同环节占到行业全世界份额的80%~95%。

在这样一个过程当中,配合人类能源转型、各个地方发展的需要,配合中国“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大家以适当的节奏、适当的形式走出去,在世界上有条件、有比较优势的地方,大家一起就地生产、就近使用,从全球来看是更好的生态。这也能够使中国资本、中国技术、中国产业真正参与全球更加均衡的能源转型过程。所以,我们是积极地、乐观地、正面地去评价这样一个过程。

提问:

通威现在在光伏的前沿科技研发上有没有进行国际化合作?


刘汉元:

总体来讲,通威在研发上相对比较开放。我们在强化我们的技术研究中心,保持对异质结、TopCon和各种可能的电池技术,包括BC的各种路线、包括钙钛矿的各种路线,以及复合利用这部分的总体技术的研发。

我们说,只有在各种赛道上都保持足够的力度、足够的强度,都知道哪条路走起来更轻松、哪条路方便、哪条路宽广,你才能够使自己未来的产业发展方向更加有基础、有支撑,也更加有信心。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跟国内的一些研究机构、学校、大学保持着很好的研究,也包括跟牛津、剑桥和其他国内外的大学、研究机构保持很好的研究,也包括今天来到大会现场的、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马丁格林教授的团队,保持深入的跟进和交流。

其实,全球光伏产业,大家都知道产业应用主要在中国。技术研发离开中国,将没有生命力。所以,基本上东方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形成了这种共识,在研发上是全球一体化、共同推进的。

03

关于大基地与新型储能


提问:

您觉得大基地建设对于中国实现双碳目标有多重要?

刘汉元:

大基地建设和大规模的光伏的建设,包括刚才宝丰集团的党彦宝总在大会上说,明年他还有5个GW的光伏发电站建设的项目,这都是非常好的事情。

在中国目前的背景下,投资在这方面是很有效、很长期的投资。这类投资在经济和社会环境、生态转型上面都有非常好的拉动作用。

中国的光伏产业已经非常成熟。所以,大家看得到的自动化程度最高、规模化程度最高、综合转化效率最高、生产产品质量稳定性最好的这部分制造业,现在全世界绝大多数都在中国,在中国的光伏产业。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这种大规模投资建设的产业基础和条件。

与之相伴相生的这些大风光基地建设的输配电、储能、抽水蓄能、汽车动力电池、化学储能,实际上可以相得益彰,把全行业的事情能够做得更好。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说,汽车动力电池充放1000次,就能让电动汽车跑30万~50万公里,这已经足够一般家庭使用上10年。

可是,汽车动力电池的全生命周期,现在至少有3000次、5000次,未来可能是8000次、10000次。那么,剩余的这种充放电次数的使用寿命,完全可以参与电网的储能。

所以我们从技术角度去看,如果我们的体制、机制、政策配套能够跟上,以我们现有的技术、现有的产业,足够支撑中国在10年、20年、30年左右的时间加快能源转型、完成能源转型,有可能和西方国家同步完成,甚至是提前完成。

中国的经济发展方式,正是适应人类碳中和目标与能源转型的共同愿望的,并且能够引领人类的能源转型。

原标题:刘汉元论产能过剩: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发现需求和平衡需求!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赶碳号科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