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是经济的命脉。2023年,深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将新能源充电设施及分布式光伏发电列入年度重点工作推进。目前,《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已正式印发实施。以分布式光伏发电、超充设施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正迸发出巨大的生机与活力。深圳打造世界一流“超充之城”的蓝图正徐徐展开,助力深圳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绿色低碳发展新高地。
聚焦创新 拓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场景
分布式光伏发电具有无噪声、无污染、布局灵活等优势,对于深圳等土地资源有限、开发强度较大的超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据悉,目前深圳光伏装机规模约28万千瓦,如深圳地铁已在地铁6号线高架车站、10号线莲花村站出入口等场所建设光伏项目,年总发电量270万度,节约电费200万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500吨。
能源革命新时代,光伏产业的创新既有面向应用市场的技术创新,还包括商业模式创新。前者拓展应用场景,更好释放光伏大市场,由此将形成更多的光伏制造细分领域;后者将促进专业化分工,实现光伏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
去年12月,《深圳市关于大力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的若干措施》发布,大力推广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力争“十四五”期间全市新增光伏装机容量150万千瓦。经测算,政策预计可拉动光伏产业社会投资60亿元,建成后每年间接节约用户电费7.5亿元,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2.5万吨,减少深圳“十四五”期间综合能耗43.35万吨标准煤。
“光伏产业是新能源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圳已形成较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包括光伏装备、材料、电池、组件、关键元器、系统集成等各环节原来就有良好的产业基础。”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财税贸易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福雷表示,深圳有产业基础、创新沉淀、融资渠道及科研优势和人才支持,通过分布式光伏发电的市场应用需求,又将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再次升级发展,不仅推动现有产业集群提升,还能紧盯最新产业发展方向去实现创新突破。
前景广阔 打造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重大体系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充电设施是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
去年12月,深圳印发了《深圳市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专项规划》,不久前,再次印发实施《深圳市新能源汽车超充设施专项规划(2023—2025年)》,提出了深圳超充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力争到2023年底,建成不少于150座公用超充站;2024年3月底前,建成不少于300座公用超充站,公共充电桩车桩比、超充桩占比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记者从市发展改革委了解到,截至目前,深圳市已建成充电设施22.7万个,其中10.1万个在今年新建成;累计建成44座超充站,另有18座超充站正在建设中,初步覆盖福田、罗湖、南山、宝安、龙岗、龙华、光明等区,充电设备需求前景广阔。
“建设‘超充之城’,实际上就是要打造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的重大体系。”韦福雷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推广落地的最大痛点之一是充电,充电桩配置少、充电时间长,而超充正好能同时解决这两个难点。此外,“超充”的建设不仅仅满足“用”,从产业链上下游看,将带动新一轮技术迭代,加固企业“护城河”,从而为整个新能源产业带来升级变革。因此,“超充之城”的建设是“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生态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原标题:光伏发电推动产业升级 夯实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 “超充之城”建设带动技术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