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汽车近日在官方微博发文回应“董事长已和家人迁居美国”等传闻。公司做出澄清:威马汽车并未申请破产,目前正在进行的预重整阶段,属于自救行为,旨在通过重组债务引进战略投资人,避免破产,实现重生蜕变。
企业自我感受是一回事,可威马车主的心都是在发抖的。此前有车主在社交平台称,威马车机系统、手机App显示无法加载,处于暂停服务的状态,甚至手机蓝牙钥匙也无法使用开不了车门。尽管威马官网上还是在卖着车,企业也说成立了应急小组, 48小时内解决了相关问题,恢复了正常使用。可面对一个本来就没什么品牌溢价、员工工资都在拖欠的企业,能有什么资本愿意去赌一把把它救活呢?
按照我国《汽车品牌销售管理实施办法》的规定,在汽车退市之后,厂家仍然要确保10年的零部件供应,车企在破产退市之前有义务对已售车辆的后续维保工作进行妥善处理。然而,在企业出现经营危机,市场节节败退之时,资金断流自身难保,处于末端的销售与售后的水平和标准是不可能保持水平的。新客户不敢来,老客户没人管,想把车“骨折”卖掉都可能遭遇二手市场的冷落,形同“弃婴”。接下来,随着经销商批量退网,停止品牌售后服务,配件供应无法得到保障,修车难、卖不出将成为常态。
尤其是原来保有量以数十万计的品牌,问题会越来越严重。在投诉平台上,就出现了不少菲克车主投诉经销商“没有零配件”,这种情形随着车辆行驶年限的延长可能进一步蔓延。如果说燃油车卖出去了就和生产工厂关联度不大了,有的零件外边还能买到,也是通用的,但对新能源车尤其是新兴企业来说,情况就会恶劣得多。除了保有量低、零配件供应萎缩,关键是新能源车背后24×365运作的企业平台可能无以为继。没有网络支持的新能源车,如同处于脱机状态。这就像一台手机还在自己手中,可背后的通信运营商倒闭了,手机只能变成板砖。当初对新势力所造车的向往,如今都成了抓狂。
在威马之前,也有几家靠风口起家的车企陷入困境。比如拜腾、天际、自由家、爱驰、恒驰,还有“老头乐”雷丁,都曾多次被曝出破产或停产。去年“威马年亏82亿元创始人年薪12亿元”词条曾冲上热搜。每一家开头都声称自己要做伟大的企业,但是在资本推动之下,做大市值、做大流量甚至比做好产品、做好售后都要更迫切。当烧钱到了一定程度依然无法盈利时,市场面临失败,资金链断裂,资本早就收割撤离了。企业风险全部由消费者承担,从此失去质保和维修的渠道。濒临破产企业的挣扎求存,对消费者来说,也是近乎温水煮青蛙,最后都不知道痛了。
因此,当初选择什么样的企业、什么样的产品,既和消费者的运气有关,也和心理认知是不是足够成熟有关。比如受了广告和宣传影响,脑门发热,结果选择了根本没有造车历史和根基的新企业,那就要陪伴企业走过磨合期,并且得接受更多的不确定性,比如企业倒闭了。因此,新势力企业作为一个样本,是该给很多消费者以警醒了。不要只是看到有激光雷达、N个大屏加上按摩大沙发就觉得很牛,更要看到背后支撑企业发展的是什么。
原标题:不要只是盯着激光雷达 买新能源车是要买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