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第1辆新能源汽车到第1000万辆,中国走过了14年的路。从第1000万辆到第2000万辆,不到一年半。”在采访中,陈全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价格低,也不是率先进行电动化,而是在过去10余年间构建起一条完备的供应链。
“‘完备’的概念,并非指在国内可以生产所有的零部件,而是指‘快速的研发能力+及时的客户响应能力+优异的制造能力’。”陈全世说。
亮眼的数据背后,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产业也面临着新挑战,2023年或是其产业革命的“阵痛期”。
在陈全世看来,中国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困难与挑战主要来自三个方面。第一是整车价格竞争与汽车产业链转型存在“阵痛”,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不断扩大,与燃油车的竞争进入阵地战,市场将进入淘汰赛阶段。第二是锂电池价格波动与电池产业链转型存在“阵痛”,随着对电池的认识加深,更多整车企业介入电池产业,电池产业链与整车产业链结构性矛盾加剧。第三是电动车充电难与能源产业链存在转型“阵痛”。
此外,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引起了国际各老牌工业大国的警惕。
“汽车产业的绿色化、低碳化是当务之急。”陈全世认为,我国必须尽快制定科学的、与国际接轨的产业链碳足迹、碳排放核算标准、基础数据库以及相关法规、政策,使整个产业链绿色、可持续发展,增强中国企业在碳足迹、碳关税、碳护照方面的国际话语权。
原标题:中国新能源车产业核心竞争力是完备的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