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浙江省各地纷纷建立“产业大脑”,推动产业迭代升级。聚焦当地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2021年7月份,湖州市长兴县成功揭榜挂帅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建设试点项目。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已服务全产业链企业、门店20810家,接入设备3000余台、工艺点位12000多个,并开发形成“铅蛋”重点应用,持续提升产业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链接20252家供应商企业、提供30648次充电次数、年度采购金额428.06亿元……在动力电池产业大脑运营平台上,这一系列涵盖上下游产业的数据勾画出清晰的产业图谱。
“围绕电池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动力电池产业大脑规划了营销云、采购云、物流云、装备云、制造云、储能云、充电云、回收云、产融云、产城云等10朵云建设。”天能控股集团总裁助理兼流程与数字化中心总经理丁少华介绍道,这10朵云数据共享、能力共用、资源互用、渠道互通。例如,电池销售与电池回收是一个单位的两个角色,在互通共享的动力电池产业大脑上,企业打通销售与回收渠道,促进资源高效使用,增加业务拓展途径。
据了解,目前,产业大脑建设聚焦在营销云、装备云和回收云能力组件开发上。营销云助力企业洞察销售渠道、经销商库存、客户消费偏好,以制定更为科学的营销政策和营销计划,增强企业渠道营销能力,目前已经在行业龙头企业核心业务板块进行推广应用;装备云围绕企业生产设备、环保设备日常管理线上化、数字化的建设思路推进,赋能产业链企业设备日常管理作业的流程化、标准化、线上化,实现设备日常运行情况的数据化和可视化,同时规范设备运行管理,提升设备利用率,提高设备受控能力。
回收云是动力电池产业大脑的一大创新与亮点。今年3月份,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在云回收的基础上开发了“铅蛋”场景应用。以“铅蛋”废铅蓄电池回收综合服务平台作为典型场景应用,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围绕产废商户、运力单位、回收企业开展能力组件建设,覆盖产废商户一键投售、运力环节转移运输、回收企业一键闭环、辅助服务、监管决策等五大业务场景,实现回收各环节的在线监控,并满足环保监管要求,建立行业规范,并最终打造电池回收溯源体系平台。
“此前,电池回收的不少运力游离在监管体系之外,属于非法回收。通过平台,这些运力资源与回收企业进行签约,形成委托与被委托的关系,满足监管要求。”“铅蛋”废铅蓄电池回收综合服务平台相关负责人李茁表示。
基于对上下游企业的赋能,“铅蛋”废铅蓄电池回收综合服务平台孵化于企业,立足产业发展,目前已登记上线产废单位6024家、运力企业超200家、回收企业49家。在生态效益方面,充分挖掘了“城市矿山”,目前已回收废弃电池27.4万组,节约各类资源2.1万吨,其中钴、镍、锰等金属回收率均高于98%;在经济效益方面,累计已达成回收单量7900余单,推动门店端、运力端经济收益提升13.8%。平台目前已在上海、江苏等地区开展推广,收到了良好的反响。
“动力电池产业大脑的意义是多方面的。对产业发展来说,以‘链主’企业为引领,提高上下游企业协作效率、降低企业协作成本、促进线上线下融合。对政府监管来说,政府监管机构可通过平台的数据对接,了解行业的发展状况。”长兴县经济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目前,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已在浙里办成功上线6个场景应用,分别是电池全生命周期管理、未来工厂、回收云平台、产业链金融、产业地图和电池远程维护。经过拆解上架,产业大脑共上线能力组件14个,未来工厂、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服务商等企业拆解上架组件61个。
未来动力电池产业大脑将继续深化已建设的营销云、装备云和回收云,全面实现业务的端到端闭环,为产业链上企业提供完整的业务能力组件服务,同时横向扩展采购云、物流云其他能力组件建设,实现产业链核心业务能力组件的全建设、全覆盖,充分赋能产业链上企业实现业务数字化、资源协同化,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全面提升产业链整体综合实力,为地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原标题:入榜两年,湖州长兴动力电池产业大脑有何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