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知识,如今的“秋招”已经不会等到秋天才开始了。
今年7月中旬,宁德时代就开启了2024届校招提前批,招聘对象为毕业时间在2023年9月-2024年12月的应届生,开放的岗位都是核心的技术岗,包括电芯部、材料创新部和21C创新实验室等等。
而据投递的应届生则反应:不好过,今年的秋招太卷了。
打开求职软件和小红书,会发现似乎越来越多应届生都在争相涌入新能源赛道。
据猎聘网统计,2023届应届生新发职位同比增长最多的TOP10赛道中,新能源仅次于AI大模型位居第二,同比增长93.90%。
这一趋势从前年开始初显端倪,直到今年越来越明显。并且,受欢迎的不仅是技术岗,非技术岗的投递也人满为患。应聘者的专业已经不局限于传播、市场营销、心理学、大文科,甚至设计、小语种专业的同学也希望能在新能源行业找到自己的“归宿”。
毕竟就算是职能类岗位,一些新能源公司开出的薪资也是真的香;有些新能源外企,动辄15天带薪年假起步;大部分的新能源行业公积金也都是顶格交,薪资福利充满吸引力。
然而随着关注度的升高,相应岗位的应聘要求也水涨船高。
有些公司的校招岗位据说只要985和全球Top 50硕士;而有些人在面试过程中甚至遇到了牛津、剑桥的同学一同竞争,由此一度怀疑自己走错了地方。
不仅如此,根据近两年刚入职新能源公司的员工观察,自己所在的部门今年好像并没有开放校招岗位,而是选择留用了去年就开始工作的实习生。
一方面国家政策的支持和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来了更多人才,也加剧了竞争;另一方面社会各界都在降本增效,新能源行业也不例外。
又是一年秋招季,2024届毕业生,是否还能像前两届一样幸运?
01
去年狂招3万人的比亚迪,今年门槛变高了
在2023届硕士应届生需求增长最多的TOP10新赛道中,新能源汽车位居第一,同比增长151.06%。
而这其中,去年校招招了3.18万人的比亚迪就是强力佐证。在2023年校招普遍缩招的情况下,比亚迪去年的秋招却是公司历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
据参加过去年校招的毕业生介绍,由于HC(head count,即人头数)足够,比亚迪并不难进。简历通关之后甚至没有笔试环节,面试只有三轮,问题也都相对简单。完成面试之后两三天,就能光速拿到offer。相比之下,绝大多数互联网、快消企业都会有仿佛智力测试一样的笔试和几轮高难度面试。
因此,互联网上也总是流传着“比亚迪的offer点击就送”的传说。
2022年,比亚迪赶上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快车道,销量上涨了2.6倍,达到186.8万辆。
有业内人士分析,比亚迪去年的疯狂招人,或许是为了在今年冲击300万的销量的同时,也能吸纳更多新鲜血液。但此举却侧面体现出了比亚迪走人海战术的路线和人力资源效能的不足。
业内人员进行过估算,比亚迪平均每个员工创造的销量及净利润,其实和同行还有着不小差距。从大众集团、丰田汽车到比亚迪的人均数据依次为:12.2辆、18.45万元;28.3辆、33.24万元;3.3辆、2.92万元,大众集团和丰田汽车的人效是比亚迪的数倍。
相关从业人员表示,与同行相比,比亚迪走的是“薄利多销”的路子,因此压缩成本也是头等大事。
随着今年3.18万这批应届生的加入,比亚迪集团的员工数量达到了惊人的60万。一次性吸纳如此庞大数量的应届生并不是个简单的事,自然也会造成不小的成本压力。这可能也是今年的毕业生感受到比亚迪“门槛变高”的原因之一。
据比亚迪2023年半年度业绩预告显示,公司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105亿-117亿元之间,比上年同期增长192.05%-225.43%。这样的盈利能力,养活毕业生还是养得起,只不过今年应该很难再现“狂招3万人”的盛况了。
02
储能电池赛道火热,青睐技术人才
阳光锂业的校招官方账号晒出了去年的业绩,并配文表示:有点“炸裂”。帖子显示阳光锂业2023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60-300亿元,同比增长112%-144%。看得出来是为了“明示”应届生:快加入储能,有前景!
一份漂亮的财报也是应届生入局新能源行业的强心针。毕竟大家现在都只想进入朝阳行业,不想被时代发展落下。
有业内人员形容今年的储能市场是新能源赛道上当之无愧的皇冠,半年完成了过去十年的装机量,即便是在新能源汽车身上也未出现过如此“暴涨”的景象。
和行业发展相呼应的则是对储能人才的需求。猎聘大数据显示,从头部50余家储能领域企业所发布的职位增长趋势上看,2021年三季度职位发布数达峰值,2022年三季度开始出现发布高增长趋势。
不过即使储能人才倍受青睐,储能行业还是要面对从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
据调研,储能本身也是一个技术较为密集型的赛道,有着较高的技术门槛,非常依赖专业化的人才,业务流程也会涉及到多个学科和专业。因此相关人才在全国范围内都比较有限。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教育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之前联合制定印发了《储能技术专业学科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4年)》,旨在加快储能和氢能相关学科专业建设放在了双碳领域三大紧缺人才的首位。
各大高校也都积极响应,纷纷开设“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其中西安交通大学于2020年2月获得教育部批准,成为建成国内首个“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高校。
人才的紧缺也促使公司愿意为员工开出更高的薪资。而如果应届生入行储能之后有了一定积累,则会具有更强的竞争力。记者表示,优秀的工程师现在平均人手5-6个offer,有些公司甚至还会在储能展会上直接挖人。
储能行业人才紧缺,从另一方面也说明了对于技术人才要求的门槛也高,对专业的要求也会更为聚焦。核心技术岗位的萝卜坑是最多的,相对来说职能部门也会进行招聘,但有多少空余的位置就不太好说了。
有上一届非工科专业应届生表示,投递了某储能公司的职能岗位,却被当作“备胎”了,既不拒绝,也不承诺,只会让人继续等待:这和小红书上说的,“新能源欢迎文科人才”并不一致。
03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只要硕士
在社交网络铺天盖地鼓励应届生尝试新能源行业的帖子下,有人回复到:宁德时代只要硕士,很伤心。有人接着回复:硕士也不一定要。
另一篇帖子里,则有人表示自己本硕都是尾部985,依旧无缘面试。而帖子下的留言也揭示了宁德时代招人的高门槛。
本届毕业生想要加入动力电池行业也并不奇怪。根据猎聘大数据的统计,上一届毕业生新发职位的平均年薪排名中,电池工程师位列第四。
而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的位置也有目共睹:宁德时代在全球动力电池领域的市场份额已达37%,连续6年全球第一。
野村证券预计,2023-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需求增长率为17%;2028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需求量约1647GWh,2030年全球电动汽车电池需求量约2107GWh。
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预计,2025年全球锂电池出货量将达到1165GWh。届时,中国储能电池出货量将达到58.0GWh,车用动力电池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29%;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出货量将达到470GWh,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42.5%。
在这个大趋势下,电池行业,尤其是龙头公司,也就成了广大毕业生心中“令人心动的offer”。
但好的平台与就业前景,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对手,更高的求职门槛和更大的竞争压力。
据悉,宁德时代本次秋招的面试流程就包括无领导小组群面和英语测评,这和互联网、快消的应聘流程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我们处在时代发展的特殊阶段,因此新能源行业也必会在一段时间内成为风口,只不过,在各种目的不同的声音的鼓吹下、各方对风口的追逐下,人们反而更容易迷失。
不管是新能源行业招聘名额的相对缩紧,还是招聘门槛的提高,其实也给了应届生一个重新思考的机会——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原标题:大批应届生争相涌入,新能源企业成为“秋招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