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陈立泉在日前召开的2023国际数字能源展分论坛上表示,在国家储能新政引导下,中国储能行业将迎来爆发期,预计2025年“风电+光伏”发电量占全年社会用电量的18%左右,储能市场将突破100GWh。
与此同时,深圳市发改委表示,深圳高度重视发展储能产业,将以最强决心、最大力度加快打造万亿级世界一流新型储能产业中心。同样,国内其他一些城市也纷纷看好新型储能产业。
另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底,全国已投运新型储能项目装机规模达870万千瓦,比2021年底增长110%以上,平均储能时长约2.1小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
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教授王科对记者分析,新型储能行业,更多的还是电池储能行业。目前,以锂离子电池和钠离子电池等为代表的新型储能行业,总体来看,储能成本较高,但市场需求潜力较大。在市场需求和技术进步共同推动作用下,其未来增长速度将会加快。
政策大力支持,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半年翻番
储能并不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储能,特别是新型储能,与能源安全新战略以及“双碳”目标有密切的关系。在能源转型和绿色发展的潮流下,新能源快速发展,而风光等新能源“靠天吃饭”的不稳定性因素,使得发展储能,特别是发展新型储能显得尤为关键。
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与科技装备司副司长刘亚芳在国家能源局2023年三季度网上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新型储能快速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风电、光伏发电建设规模的持续快速扩大。新型储能特性与传统储能技术形成优势互补,使新型电力系统构建有了更多的选择。同时,支撑技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不断完善,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有关企业、高校、机构和各地政府发展新型储能技术、产业和工程应用的积极性也空前高涨,为新型储能快速发展注入了活力。
与欧美国家更多依靠市场驱动不同,国内新型储能增长迅猛的主要驱动力是政策支持。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统计,2021年至今年上半年,国家及地方出台与储能直接相关的政策约1170项。从今年上半年情况看,270余项储能支持政策密集发布,其中包括19项国家层面的政策,涉及储能示范应用、规范管理、电价改革等方面。广东省更是明确提出将新型储能产业打造成广东“制造业当家”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到2027年,全省新型储能产业营业收入有望达到1万亿元。
7月31日,国家能源局发布我国上半年能源生产数据。其中,新型储能发展颇为亮眼:截至6月底,全国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超过1733万千瓦/3580万千瓦时,平均储能时长为2.1小时。上半年,新投运装机规模约863万千瓦/1772万千瓦时,相当于此前历年累计装机规模的总和。
把时间轴拉长了看。到2021年底,全国新型储能装机规模超过400万千瓦,而在2022年底,这一数据达到870万千瓦,增长110%以上。
今年上半年,在装机规模实现半年翻番的同时,新型储能项目数量呈跨越式增长。在8月2日召开的第八届储能西部论坛上,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理事长陈海生发布《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趋势》时指出,中国新增新型储能保持高速增长,项目数量(含规划中、建设中和运行中)高达850个,是去年同期的2倍多。
就分布区域看,新型储能发展的地域差异愈发明显。国家能源局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全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排名前5的省区分别为山东、湖南、宁夏、内蒙古、新疆,装机规模均超过100万千瓦,华北、西北、华中地区合计超过全国总量的80%。其中,华北地区已投运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占全国的30%,西北地区占比为26.8%,华中地区占比为23.5%。
从技术路线看,各类新型储能技术总体呈现多元化快速发展态势。锂离子电池储能仍占绝对主导地位,压缩空气储能、液流电池储能、飞轮储能等相对成熟的储能技术快速发展,超级电容储能、固态电池储能、钛酸锂电池储能等新技术已经开始投入工程示范应用。
从市场看,“跨界”成为新型储能发展的关键词之一。除能源企业外,互联网、房地产、制造业,甚至服装业、食品业、家电业的大型企业都开始主动拥抱储能市场。近日发布的2023年《财富》中国500强排行榜中,涉及储能的企业就达到49家。定了企业“掘金”新型储能的信心。
紧抓机遇,多个城市发力新型储能产业
近期,在惠州新型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座谈会上,四川宜宾、江苏常州这两座城市,被众多新能源企业业内人士多次提及。
宜宾市一直被世人所熟知的是五粮液。然而,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悄然发生着惊人的变化,向世界递出一张崭新的名片——“动力电池之都”。2022年,宜宾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约15%,带动全市动力电池产业实现工业产值889亿元。
然而,在2016年前,宜宾还是一个以“一白一黑”为支柱产业的城市,“白”是指以五粮液为龙头的白酒,“黑”则是煤炭及煤化工。在转型道路上,宜宾积极抢抓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增长等历史机遇。
2017年,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迈出发展动力电池产业的第一步。2019年,宜宾以“敲破门”的精神引进了行业巨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在龙头企业的牵引下,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后前来投资建厂,覆盖锂盐、正极、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动力电池全产业链。
此后,宜宾市出台一系列方案,提出构建形成以锂电池为核心的动力电池产业集群。在动力电池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宜宾已入驻院士(专家)工作站7个,在宜宾办学高校达12所,是西南地区唯一的国家产教融合型试点城市。
宜宾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李翔表示,近几年宜宾持续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围绕四川时代动力电池项目,累计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90个,基本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以相邻工业园区为支撑的“1+N”动力电池产业生态圈,正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李翔介绍,宜宾将从以下4个方面突出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全力打造全球一流动力电池产业集群。
一是锚定发展目标,加快培育产业集群。宜宾规划建设动力电池产能达305GWh,全产业链总投资2000多亿元,预期产值超5000亿元,过去3年实现了产业高速增长,规上工业产值从2020年的18亿元发展到2022年的889亿元。宜宾坚定2025年3000亿元、2027年5000亿元目标不动摇,将全力推进签约项目建设和投产,力争3年内培育产值1000亿元级企业1户、100亿级企业10家以上,确保如期实现发展目标。
二是依托链主企业,持续完善全产业链生态。四川时代和时代吉利已建成产能150GWh,2022年产销动力电池72GWh、占全国15%,宁德时代项目全部建成产能将达295GWh,成为全球最大的动力电池单体产业基地项目。宜宾将加大产业招引力度,充分发挥产业链完整的优势,持续引进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储能电池等新型电池和硅碳负极材料、固态电解液等新型材料项目,进一步扩展、完善动力电池产业链生态。
三是提升服务能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从科技研发、基金引领、产融支持、人才支撑、供应链助力等维度,建设“公共研发平台、产业基金群、产融平台、人力资源平台、供应链平台”五大平台,为产业提供全方位服务支撑,推动产业向3.0阶段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四是推进应用试点,做好绿色低碳融合发展示范。加快推进全国新能源汽车换电模式(重卡)特色应用城市和“电动宜宾”建设,2022年推广新能源汽车7412辆、新建充电桩5507个、中心城区环卫车和重点景区服务车电动化率100%,建成运营重卡换电站9座、推广电动重卡437辆,电动化水平得到显著提升。
如果说宜宾是以“龙头”企业带动,那么常州则是谋长远、强基础、建链补链。
今年,常州市新春“第一会”主题是:推进建设新能源之都。这是一场横跨10年的产业布局。2011年,常州开始谋划新能源汽车产业。一步步稳扎稳打,常州依托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等一批动力电池“链主”项目带动,吸引配套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链逐步壮大。
为了抢占发展机遇,布局储能产业,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动作不断,常州、长沙、佛山、合肥等多地先后发布政策。
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一个高附加值的环节。常州市早在10多年前,就布局储能技术研究院,引进动力电池生产及配套企业。如今,常州新能源产业强势增长,产值超5000亿元,形成“发储送用”生态闭环。
常州与中创新航结缘于2015年,中创新航(原名中航锂电)当时还处于初创起步阶段,常州国资一次性投入了28亿元引进了中创新航的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
3年后中创新航陷入困境,常州市顶着压力“出手相助”,帮助中创新航完成了子母公司身份转换,并将其总部引入常州。之后,中创新航进行一系列改革,实现了蝶变,出货量排名一跃成为行业第三,并于2022年成功在港交所实现IPO,成为港股动力电池第一股。
如今的常州,南有理想,北有比亚迪,动力电池全国出货量第一,动力电池产业链完整度高达97%,形成“发电、储能、输送、应用”四端的生态闭环。2022年,常州新能源整车产量超过34万辆。
储能行业,下一步还需关注如何降本增效
关注新型储能市场“百花齐放”之外,也要看到该领域的竞争愈发激烈。一方面,储能企业纷纷按下IPO“快进键”,加速拥抱资本市场。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超百家储能产业链相关企业排队冲刺IPO。另一方面,当前新型储能项目的商业模式尚不明确,成本较高,多元化应用尚不成熟,产品加速迭代、价格内卷等问题日益突出。
技术也是新型储能发展面临的关键问题。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和自然资源保护协会近期发布的《双碳背景下发电侧储能综合价值评估及政策研究》指出,尽管目前储能技术众多,但不同储能技术性能差异较大,尚不能同时满足大容量、高安全、长寿命、低成本等要求。此外,在新能源与储能协同发展方面,储能产业仍存在新型储能规划与实际装机量差距较大,储能系统难以充分发挥调节作用,新能源配储实际利用率不高,新型储能可实际参与的电力市场交易品种有限,市场机制与价格机制不完善、不稳定等诸多问题。
尽管新型储能产业发展前景较好,但在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新型储能的调用和盈利难题依然困扰着相关企业。此外,一些地方因财政资金困难,补贴政策难以落实到位,导致行业成本相对较高,发展速度缓慢。
对于储能行业下一步如何降本增效,王科提出三点建议。
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在降低成本方面要分不同类别,比如说,像钠离子电池,如果生产规模扩大,达到一定程度,其成本下降非常快,在大规模生产的条件下,它比锂离子电池在成本上还更具有优势,未来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较快。二是国家相关扶持政策,特别是一些地方围绕财政补贴政策要落实到位,这将发挥很重要的作用。三是给初创期的储能企业相应扶持。不少储能企业属于初创阶段,缺乏持续经营的稳定性。对于这些初创企业来讲,如果市场需求波动较剧烈,经营困难就会较明显。
“储能产业发展,一方面要依靠市场的力量,另一方面要政府加强引导和扶持,通过一揽子政策或扶持措施,帮助发电企业积极投入到储能产业发展中。”王科表示,因为发电企业规模体量相对较大,需求也较明确,资金投入有一定保障,特别是风电光伏项目,需要配备一些储能设备,如果有技术、资金等方面投入,或更好地促进储能产业的发展。
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我国储能产业技术和产品,在全球占有很大的比例,具有一定影响力,但由于存在储能不平衡、安全性等问题,需要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鉴于储能产业数字化、智能化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很多企业难以涉足这个现实,需要相应的扶持政策和法规护航,在给予企业相应财政补贴的同时,更需要统一标准,以此促进储能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原标题:新型储能装机规模半年翻番,各大城市凭资源禀赋如何分一杯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