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大获成功,如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之际,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感慨地表示,等到了“新能源的春天”。实际上,在这背后,锂电池产业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支持和推动作用也功不可没。
目前,我国拥有全球最成熟的锂电产业链,随着锂电池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商业化应用正在从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向更多领域拓展,而实现陆、海、空三大领域的规模应用,不仅将有助于加快其它领域能源转型速度,而且对重塑产业格局,也将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此,业界翘首以盼。
或将“起飞的”电池
“新能源电池的应用范围很广阔,包括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和不跑的(储能),市场空间很大。”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曾在今年3月的业绩交流会上如是说,透露了锂电龙头的应用部署方向。
其中,城市空中交通近年来正成为各国政府和企业大力探索的电动化新场景。
8月7日,小鹏汽车旗下小鹏汇天向中国民航局提交的自研航姿基准系统(AHRS)的适航取证申请(CTSOA),获得航空器适航审定司受理,使小鹏飞行汽车商业化又前进一步。
7月,吉利沃飞长空和华龙航空在成都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同时双方还签署了100架AE200购销协议。据沃飞长空透露,其AE200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预计将在2025年左右获得中国民航局颁发的型号合格证TC,或将开启国内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的商业化示范运营。
业界人士对此表示,随着下游航空领域电动化的发展,我国航空电池也将进入0-1的研发验证阶段。
与此同时,据外媒近期报道,有两家美国公司相继宣布有关新型电池“上天”时间表。
总部位于美国的锂离子电池开发商Amprius Technologies近日宣布,将推出其最新超高功率高能锂离子电池产品。据介绍,该电池放电倍率10C,单体能量密度达400 Wh/kg。
资料显示,Amprius Technologies是一家从事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硅阳极及相关电池生产的企业。其电池主要用于现有和新兴的航空应用,包括无人机和高空伪卫星等无人机系统。
该公司表示,新电池将为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和无人机提供推进功率和能量,以满足起飞、巡航和降落等要求,还扩大了飞行距离、增加了载荷能力。
早在2022年,该公司就曾宣布出货第一批商业化450Wh/kg(1150Wh / L)锂离子电池单元,它们将被用于新一代高空伪卫星。此次推出的新电池预计将在2023年年底前向客户提供样品,并将在2024年年初实现商业化。
7月末,SpaceX参投的电动飞行汽车初创公司Alef Aeronautics表示,收到2500份电动飞行汽车预定订单。7月初,Alef Aeronautics还宣布其飞行汽车Model A已获得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颁发的特殊适航认证,预计将于2025年在美国空中飞行。
资料显示,Model A公路续航里程为200英里(约合320Km),飞行里程为110英里(约合176Km)。虽然该公司尚未提供其电动系统的技术细节,包括电池类型、电池容量等关键信息,但“上天”已在计划之中。
电池如何“上天”?
围绕“下一个交通工具电气化的爆点在哪里?”这一话题,今年6月,在央视《对话》节目中多位受邀嘉宾进行了讨论,航空领域多次被提及。
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表示,从技术的爆点来看,应该是电动飞机。但产业近期爆点应该是船舶,如果从应用的电池量来看,船舶应该会比飞机领域的量更大。
宁德时代首席科学家吴凯认为应该是飞机领域,但飞机领域(电池)能量密度比车载的要求还要再高50%。
孚能科技(赣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瑀分析指出,空中电气化问题很重要,航空煤油产生大量的污染。孚能科技从五、六年前就已经开始涉足这个领域,有一款电池很快就会公布,并将进行商业化大规模应用。
不难看出,近期除船舶领域应用外,远期航空领域应用也深受业界重视。在此背景下,不少锂电池企业已通过技术创新,以及有针对性的研发布局,为应用场景的拓展埋下伏笔。
为了满足跨领域需求,宁德时代已经布局高能量密度电池研发,今年4月发布了其凝聚态电池。该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最高可达500Wh/kg,为其陆海空全域电动化战略奠定基础。
5月,宁德时代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其凝聚态电池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
7月,宁德时代还与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交大企业发展集团成立商飞时代(上海)航空有限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民用航空器零部件设计和生产、民用航空器(发动机、螺旋桨)生产等。业界认为,携手国内商飞龙头,显示出锂电龙头推进航空领域电动化的决心。
而作为动力电池领域涌现的新生力量,正力新能也在行业发展的极早阶段,就敏感意识到载人电动飞行器领域的广阔前景,针对eVTOL航空级电池系统进行了长期研究布局。
目前,正力新能与国内及欧美多家头部电动飞机公司已展开深入合作,并在今年5月发布正力•航空电池系列,成为国内首批具备高性能eVTOL电池研发和生产能力的动力电池企业之一。
业界认为,航空业对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明显高于电动汽车的要求,大型飞行器对电池能量密度的要求预计要达到1000Wh/kg,技术上短期内尚难满足,而eVTOL等小型航空飞行器领域或将成为航空电池现阶段的主力切入点,同时,其商业化落地还需技术突破和验证。
原标题:航空储能电池明年或将商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