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023年5月,工信部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要求严格落实产能预警制度。通知下发后,各省积极响应,5月下旬密集公布光伏玻璃项目情况,结合听证会意见、形成处理意见。各省对于政策的处理情况不同,比如安徽浙江等东部地区以收紧为主,而甘肃等地区仍较为宽松。
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出台背景主要是当前国内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速度过快,供应过剩的趋势较为明显。产能预警制度落实,对在建的产线影响较小,对未建产线影响较大;对经济发达地区影响较大,对西部地区影响较小。随着各地严格执行产能预警制度,未来光伏玻璃供应增速将逐渐放缓。
考虑到在建产能超过50000T/D,短中期光伏玻璃产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对纯碱的需求增量较为显著。但长期来看,随着光伏玻璃行业进入过剩,光伏玻璃行业新增供应将逐渐减少,对纯碱的需求增量将减少。根据国内光伏玻璃听证会信息和投产经验等进行预测,预计2023年年底我国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约100000T/D,2024年年底约120000T/D,2025年底约135000T/D;2023年光伏玻璃产量为2400万吨,2024年将升至3000万吨,2025年将升至3400万吨。与之对应,2023年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对纯碱的增量需求约160万吨,增幅约5.2%;2024年光伏玻璃对纯碱的增量需求约120万吨,需求增速约3.7%;2025年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增量约80万吨,增幅2.4%。
短中期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增速仍在,但年内纯碱产能增速超过20%,纯碱价格仍将承压,短中期以偏空思路对待纯碱期价。
风险提示:
光伏装机速度超预期;产能预警制度放松等。
正文
一
引言
近三年国内纯碱价格重心明显抬升,重碱现货价格一度从2020年底的1300元/吨升至2021年10月的3800元/吨,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纯碱价格呈现出明显的牛市特征,其核心驱动在于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带来的增量需求。2021年以来,国内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自29320T/D升至最新的90160T/D,增幅高达207.50%,占纯碱总需求的比重从6%升至16%。期间光伏玻璃产能大扩张,主要是受益于国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为满足国内光伏行业发展需求,2021年7月工信部放开对光伏玻璃新建项目的产能置换限制,此后光伏玻璃产能爆炸式增长。由于国内光伏玻璃供应增速过快,供应过剩的压力逐渐显现,光伏玻璃价格迅速下行。为促进行业的良性发展,2023年5月,工信部、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各地积极响应,多个省份发布了本省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警信息处理意见。
光伏玻璃产能变动是近几年影响纯碱价格的核心因素,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对纯碱价格的影响将逐渐显现。本文主要梳理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的背景、展望和对纯碱需求的影响。
二
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简介
光伏玻璃属于平板玻璃大类,国内供给侧改革以来,平板玻璃产能扩张受到严格的限制。2017年12月,工信部发布《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要求“严禁备案和新建扩大产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项目。确有必要新建的,必须实施减量或等量置换,制定产能置换方案。” 2020年1月,工信部发文将光伏玻璃纳入“产能置换”管理范畴,新建项目需通过老产能置换获得建设指标。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国内光伏玻璃行业产能增长缓慢,期间在产日熔量从24970T/D升至36710T/D。
2021年7月,工信部印发修订后的《水泥玻璃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规定“光伏玻璃可不指定产能置换方案,但要建立产能风险预警机制。新建项目由省级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委托全国性的行业组织或中介机构召开听证会,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技术先进性、能耗水平、环保水平等,并公告项目信息,项目建成投产后企业履行承诺不生产建筑玻璃。”受光伏玻璃需求增长影响,国内于2021年7月放开对光伏玻璃产能置换的限制,此后2年,国内光伏玻璃产能快速增加,在产日熔量从36710T/D升至90160T/D。听证会公示的2022-2025年拟投产的光伏玻璃产能超过300000T/D。
2022年11月,工信部、发改委、国资委联合印发《关于巩固回升向好趋势加力振作工业经济的通知》,其中提出,“开展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预警,指导光伏压延玻璃项目合理布局。”2023年5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随后甘肃、河北、山西、河南、重庆、浙江、湖南、安徽等发布了本省市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警信息处理意见,共涉及产能81750T/D,涉及风险预警的产能为45350T/D。各省针对不同项目给出了不同的处理意见,如安徽省对信义玻璃等多家企业发出产能预警;浙江省对福莱特发出产能置换要求,对旗滨集团发出风险预警通知;甘肃对凯盛大明光能科技有限公司产能置换要求,并未进行风险预警。
回溯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的相关规定可知,虽然早在2021年7月国内就要求对光伏玻璃产能进行预警,但2021-2022年国内光伏玻璃供需双旺,产能预警制度并未落实。2023年5月,国内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才真正落实。目前产能预警的实施主体在于各地的主管部门,不同省份的处理意见是基于其排放或者双控已经达到一个较高的警戒值,所以对相关项目进行风险预警。一般而言,2021年8月以后备案的光伏玻璃产线如果被判定为高风险需要暂停,因本省的产能已较多,再次通过的概率较低。如果备案的产线被判定为低风险,需要省级负责单位进行评估,通过评估后才可进行相应的建设,企业被风险预警后立刻点火产线的难度较大,企业需要前往工信部或更高级别的部门去完成合规流程才可以进行投产。以下是根据各个省市工信厅等官方网站整理的本省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警信息处理意见的信息。
三
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出台背景
近期国内落实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拟对新建指标进行收紧。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再度提上日程,主要是由于国内光伏玻璃产能扩张速度过快,需求增速慢于供应增速,光伏玻璃行业面临较大的供应过剩压力。以下是国内光伏玻璃行业供需基本面的详细分析。
1.光伏玻璃供应快速增加
受益于双碳战略,国内光伏行业快速发展,装机速度持续增加,光伏玻璃需求出现明显增长。在需求增加和乐观预期带动下,国内光伏玻璃供应快速增加。目前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玻璃生产国和出口国,2022年我国光伏玻璃产量占全球产量的比重约90%,2022年光伏玻璃出口量达到225.3万吨。
工信部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国内超白压花光伏玻璃产量为1606.2万吨,同比增长53.6%。截至2022年底,国内光伏压延玻璃在产企业共37家(按集团统计),剔除无效产能共有 128座窑442条线,总产能为84299T/D。其中在产窑炉产能为79389T/D,同比增长84.4%;产能利用率91.4%。至2023年7月底,国内光伏玻璃在产产能升至90160T/D,总窑炉座数为132座,产线为488条,其中在产窑炉112座,在产产线444条,冷修窑炉20座,光伏玻璃企业开工率为81.14%,产能利用率为93.85%。
从竞争格局来看,我国光伏玻璃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但龙头企业的优势较为明显。截至2022年底,国内前五家光伏玻璃企业市占率合计约69%。其中信义和福莱特的市占率分别为26.24%、25.1%,处于绝对的优势地位。彩虹、亚玛顿、金信的市占率分别为6.9%、5.7%和4.6%,低于第一梯队的市场份额。除传统光伏玻璃生产企业外,近几年旗滨集团、南玻等传统浮法玻璃企业也在积极布局光伏玻璃业务,市场竞争格局仍未定型。
展望未来,综合考虑国内光伏装机量和光伏玻璃企业投产计划,当前国内光伏玻璃供需已转入过剩阶段,未来1-2年延续供应过剩的概率较大,叠加当前利润水平较低,行业产能扩张速度趋于放缓。由于龙头企业维持现有份额的意愿较强,福莱特和信义玻璃大概率将继续扩产;新进入的大型企业仍有扩产意愿,旗滨、南玻的产能有望继续提升。根据国内光伏玻璃听证会信息和投产经验等信息进行预测,预计2023年年底我国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为100000T/D,2024年年底约120000T/D,2025年底约135000T/D;2023年光伏玻璃产量为2400万吨(对应有效日熔量80000T/D),2024年将升至3000万吨(对应有效日熔量100000T/D),2025年将升至3400万吨(对应有效日熔量113333T/D)。
2.光伏玻璃需求增速低于供应增速
碳中和背景下,诸多国家将发展包括光伏在内的可再生能源作为其碳中和路径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并提出了光伏发展目标。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玻璃组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明显受益于全球碳中和的进程,光伏装机快速增加带动光伏玻璃需求增长。尽管面临疫情干扰、产业链价格波动和欧洲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的影响,2022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达到230GW,同比增长35.3%,累计装机容量达到1156GW。其中中国年度新增光伏装机规模为87.41GW,累计装机规模达到392.61GW。
根据CPIA预测,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量为301GW;2025年新增全球光伏装机规模为359GW。根据全球新增光伏装机数据、双玻占比等数据测算,受益于大尺寸光伏玻璃和双玻占比提升,预计2023年全球光伏玻璃的需求约65200T/D,2024年全球光伏玻璃需求约75000T/D,2025年需求约87000T/D。
按照我国生产全球90%光伏玻璃进行测算,2023-2025年国内的光伏玻璃供应量均高于全球光伏玻璃的需求量。在光伏装机量没有远超预期的假设下,未来2-3年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将进入明显的供应过剩阶段。随着光伏市场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地缘经济政治格局的复杂化,越来越多的国家将发展本土光伏产业作为其保障能源安全、提高全球产业竞争力、增加本国就业的一项重要举措。若后期欧美、东南亚等地区扶持本土光伏企业,国内光伏玻璃出口下降,则供应过剩将更加严重。
四
产能预警政策实施影响分析
由前文可知,当前国内光伏玻璃行业已逐步进入过剩状态,目前国内光伏玻璃在产产能超过90000T/D,年底将达到100000T/D,能满足未来1-2年国内需求和出口需求。后期国内光伏玻璃过剩的幅度主要取决于需求端增速和新投产的速度。为缓解随行业内产能过剩的压力,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光伏压延玻璃产能风险预警的有关通知》。自《通知》发布以来,甘肃、河北、山西、河南、重庆、浙江、湖南、安徽等地发布了本省市光伏玻璃生产线预警信息处理意见,共涉及产能81750T/D,涉及风险预警的产能为45350T/D。
整体来看,当前梳理产能、进行预警风险的主管部门是地方主管部门,各地有较大的自主权,可根据地方的经济发展现状、产业配套情况、碳排放额度来进行灵活地处理,但未来该权限可能收回至工信部等国家层面的主管部门。就当前而言,不同省份的侧重点略有差异。经济发达省份如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的能评环评指标相对紧张,未来可能逐渐收紧光伏玻璃产能投放指标。而广西、云南、四川、甘肃等地仍在大力招商引资,当地的光伏玻璃并未严重过剩,产能预警制度执行的力度相对较小。考虑到区域差异和执行力度,预计未来国内光伏玻璃产能的地区分布会相对更加均衡。若国内光伏玻璃产能严重过剩,未来国家可能从全国层面进行统筹规划。
更具体来看,光伏玻璃产能预警制度对企业在建的产线影响较小,对于未建的产线影响更大;对于龙头企业的影响较小,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相对较大。对于已经在建的产线,若取消其指标,将会形成较大的资源浪费,所以在建产线的影响相对较小,即使被设定为低风险预警,企业通过各种方式使其合规后大概率将继续投产。对于未投产的产线,当前光伏玻璃盈利状况较差,且未来可能逐渐收紧产能指标,企业冒险进行动工投产的风险较高。由于大企业能为地方带来就业、税收等社会价值,地方主管部门对大企业的限制会相对较小,故产能预警制度对大企业的影响更小,未来龙头企业有望继续扩产。
根据卓创资讯统计,未来2年,国内在建的光伏玻璃产能有50000-60000T/D。考虑到具体的投产节奏,预计2023年下半年国内光伏玻璃在产产能增加10000T/D左右,2024年光伏玻璃产能增加20000T/D左右,2025年增加15000T/D左右。2025年以后光伏玻璃产能增速将继续下滑。
基于上述分析,短中期光伏玻璃产量有望维持较高增速,对纯碱的需求增量较为显著。但长期来看,随着光伏玻璃行业进入过剩,光伏玻璃行业新增供应将逐渐减少,对纯碱的需求增量将逐渐减少,利好影响将减弱。
通过测算,我们认为2023年光伏玻璃产能扩张对纯碱的增量需求约160万吨,增幅约5.2%;2024年光伏玻璃对纯碱的增量需求约120万吨,需求增速约3.7%;2025年光伏玻璃对纯碱的需求增量约80万吨,增幅2.4%。
考虑对纯碱价格的影响,2021年以来,国内光伏玻璃在产日熔量自29320T/D升至最新的90160T/D,增幅高达207.50%,占纯碱总需求的比重从6%升至16%,期间国内纯碱供应变动不大,价格出现明显上行。2023年下半年国内纯碱有近800万吨新增产能投放,包括远兴能源、河南金山、连云港德邦等多套装置。产能扩张背景下,国内纯碱需求增速明显低于供应增速,行业进入阶段性供应过剩的概率较大,短中期纯碱价格难有强势表现。
本报告发布内容如涉及或属于系列解读,则交易者若使用所载资料,有可能会因缺乏对完整内容的了解而对其中假设依据、研究依据、结论等内容产生误解。提请交易者参阅中信建投已发布的完整系列报告,仔细阅读其所附各项声明、数据来源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的目标价格及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研究逻辑。
原标题:纯碱深度报告 · 光伏玻璃产能预警,纯碱需求增速或放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