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农业在近年来的发展速度有目共睹。在这样的宏观大背景下,光伏农业迎来了投资热潮。如此热度会不会催生出又一场泡沫?我国的光伏农业处在非常初级的发展阶段,其发展还面临不少风险和陷阱。
以下六大问题不解决,投资者可能会由“先驱”变为“先烈”。
1 跑马圈地,野蛮发展,标准如何统一?
光伏农业这一新兴产业每年已达千亿元市场规模。市场如此之大,光伏农业却因为没有统一的标准,存在诸多问题,如有些项目打着光伏农业的幌子却占用林业用地,谋求税收优惠、国家补贴等各种乱象;目前光伏农业亟需统一标准!然而光伏和农业本属两大跨界领域,各自标准繁多,结合后又衍生出更多新的体系。加之标准制定本身的复杂性,制定光伏农业标准实属不易。
2 光伏or农业,到底谁主导谁?
目前农光项目在实施中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轻农重光;
二是政策理解、执行上的差异和可变性;
三是农与光组合不合理。
在光伏农业大棚实际建设过程中,光伏板不仅要兼具棚顶覆盖材料和发电两大功能,还必须要具备均匀透光性,以确保大棚内的蔬菜等作物正常生长,不与植物争光。但实际上,一些地方将光伏板架在大棚后面,影响了棚室采光需求。
投资开发农业光伏电站,需要同时关注光伏效益和农业效益,从国家的建设项目来看,光伏农业一定是在农业设施的基础上来发展光伏产业,将项目的土地收益发挥至极致。光伏农业,首先应该是发展农业,其次才是光伏,光伏农业两者结合,不仅仅要做到1+1=2,更要做到1+1>2。
3 商业模式不明朗,多方利益如何协调?
近年来,国家在鼓励建设光伏电站的同时,也促进光伏应用不断向其他产业渗透。由于光伏和农业在土地使用上的共性和互补,业内一直在寻求两者结合的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良好的商业模式。
那光伏农业的最优商业模式又是什么样的呢?
光伏农业作为新能源+新农业的新型产业模式,要想获得持续稳定的健康发展,就必须抛弃赚快钱,发补贴财等狭隘的思维模式,抛去做光伏农业就是做光伏的思想,要把光伏农业当成一种新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来看待,坚持以农业收益为主体,多种收益并存的发展模式,这是光伏农业发展立足之本,是不可以动摇的。好的商业模式,是农业与光伏相结合发展,合作、发展、运营、销售的商业模式。如果没有合适的商业模式,光伏企业、农民、政府不能实现多赢,自然也无法实现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