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梁志鹏副司长
这些年,中国光伏发电成本不断下降,技术不断创新,转换效率也有巨大的提升。“十三五期间,光伏转化效率仍将有一个明显的提升,即便提升1%、2%,对光伏产业都是巨大的推动。”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在5月15日在京举行的由中国改革报《能源发展》周刊主办的“光伏+创新”论坛上指出,“效率提升带来了成本的下降,未来更重要的一点就是应用问题的创新,如何让光伏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控制成本,这是一个重要的问题。”谈及光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的梁志鹏副司长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光伏+是为了开拓更多更广泛应用的空间,包括跟农业的结合,跟林业结合,和学校、医院、交通等等,众多的结合是一个新的市场的开拓,一个新的市场空间。是为了促进光伏降低成本,增加光伏应用的效率。” 乐叶光伏总经理助理唐旭辉
“目前西北地区弃光限电问题越来越普遍,再加上电价下调的压力,终端需求向东部和南部经济发达地区倾斜的趋势正在加速实现,因而各种光伏+应用形式出现。”乐叶光伏总经理助理唐旭辉也表示。然而,应用场景的多元化从光伏建造本身来说可能会带来成本的增加,例如支架成本增加、运维成本上升等。“光伏+创新下,应进一步提升高效产品的利用,降低成本!”因而除了应用场景创新,光伏产品本身也应不断革新。
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
“光伏+在应用端还有很多可能性,但是它根本的还是需要主线产品对性价比,包括度电成本的支持。”隆基股份总裁李振国在主题演讲中表示,“光伏的共性问题,应该是优质建设资源的有限和电价补贴下调的压力,这双重的影响下还要把事情做好。光伏产业最终会实现平价上网,补贴下调是过程,最终结果是要去补贴化。应该从降本增效这两个层面提高它的经济性!” 降低成本是降低组件的生产成本、工程成本,这是降低光伏单位的造价。延长电站的寿命,再加上优化的系统设计,是提高单位装机的发电量,这两者的结合最后导致的就是整个降本增效两个方面,导致度电成本持续下降的方案。单晶材料完美结构从根本上保障光伏产品的经济性。全产业链实现技术突破,未来5年生产成本降低25%,系统成本至少降低13%。 效率方面,量产主流组件功率将提升18%。这样下来,未来每瓦组件价格将降低16%(未考虑材料成本下降趋势),面积相关BOS成本降低16%(含基础、支架、安装工程、直流线缆),高功率组件占地面积更少,土地租金、清洗、维护等运维成本相应降低,若考虑材料技术进步,未来5年组件价格和系统投资成本下降幅度将超出预期。另外,创新制造工艺与政策驱动结合,将电站生命周期从25年延长到35年,经济性能提升30%以上。
另外,通过现有研究表明,单晶组件LID缺陷即将成为历史,单晶市场份额将进一步提升。“2014年之前在中国单晶只有5%左右的份额,但是2015年市场份额大幅度提升,达到了15%,我们相信2016年一定会超过25%。”李振国表示。单晶份额的提升不仅仅靠一家两家,目前单晶技术趋势已被主流认同,特别是去年以来,国内主流组件厂也纷纷开始向单晶上转移。单晶投标企业超过十家,单晶趋势已经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