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为什么农村光伏市场会爆发?
日期:2016-05-11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yry125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不只是因为有丰富的屋顶资源,不只是因为借光伏扶贫的东风。农村光伏市场要爆发的理由比你想象中的要更加深刻的多。

1、低能量密度特点天然适合农村

可再生能源都具有能量密度低的特点(所谓能量密度,指单位能源介质能够释放出的能量)。与石油煤炭相比,这似乎是个缺点。但如果我们看看电力的用户,就会发现,除了大型工厂和设施以外,绝大多数的电力用户其实需要的能量密度并不高。以居民为例,按照每户5KW的功率计算,采用光伏发电大约需要25平米的光伏组件,占有约50平方米左右的屋顶面积,这是绝大多数居民的房屋都能够满足的。

而农村地区地域广袤、人口密度低、用电量小,也具有低能量密度的特点,因此,可再生能源如光伏、风力、沼气等,天然就非常适合在农村环境中应用。

2、偏远农村的电气化要靠光伏

现代化的生活不能没有电,因此国家在1998年提出农村地区全面电气化,但是在向偏远地区覆盖的时候,通过大规模建设电网线路来实现“村村通电”就变得异常困难。供电线路长,供电半径大,供电电压低等困难使得通电工程几乎难以推进。因此,光伏发电在这些地区便成为必需。

现在光伏界的不少先驱都有过在青海、西藏等地为农牧民安装光伏发电板的经历。由于现在光伏成本下降,在这些偏远无电的农村地区采用新能源来实现电气化,要比国家电网向下延伸更为经济。

可以说,光伏为偏远地区的农民提供了一个更具自主性的选择,他们可以明天就开始安装光伏电池板,几天或者几个月后就能够用上电。如果只能等待国家电网把线路铺过来才可能有电,那么,西藏林芝或者贵州凯里的偏远山村,何时能够用上电,就取决于当地政府为长途输电线路所作的长远规划、预算,甚至取决于整个国家的总体电力规划;那些地区的农牧民很可能需要无望地等上几年,甚至十几年、几十年。

3、近郊农村的全面电气化更需要光伏

占中国总人口70%的农村人口中,绝大多数生活在靠近城市或城镇的地区,这些人口早已经实现电气化,通上了电。但是与城市电网相比,农村供电线路的容量非常小,农村的户均装机容量不到300瓦。这是因为一方面是现在的农村用电量的确很小,另一方面是因为农村的送电距离长,电力部门不愿意为了农村未来的电力需求预留多余的电力,否则电缆的造价和敷设成本都将成倍增加。

但事实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民家中的电器一定会越来越多,用电量自然会越来越多。农村地区将是我国未来新增电力需求的主要来源,也将成为我国未来电力需求的主要地区。再过十年,我们会发现,农村的用电容量,会比现在增加四倍!

为了满足农村地区的新增电力需求,国家从今年开始启动了电网改造升级工程,但这仅仅是针对贫困地区,而且耗资巨大。如果对所有农村都进行电网改造,那将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除了线路铺设的成本问题,农村电气化的大量需求还会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巨大的用电需求的增加,就意味着新增排放的巨大增加。因此,如果农村的用电需求还是用现有的火电电网延伸的话,将意味着大量的碳排放和粉尘排放的增加。考虑到农村地区的生态要比城市更容易受气候变化的伤害,因此,即便采用火电驱动的国家电网扩容能够经济地满足新农村或者是城镇化的用电需求,农村地区也承受不了由此带来的气候变化和环境影响。而农村用电需求的增加所带来的环境恶化,如雾霾等,对于城市人口也一样会带来无法承受的后果。

考虑到农村地区的低能量密度特点,采用“即发即用”方式在用户侧发电的光伏系统,可以大大节约输电线路的成本,同时减少了输电损失。可以这么说,在农村地区每安装一兆瓦光伏电站,等于减少了两兆瓦的火电的排放,而绝对不是一比一的关系。

鉴于上述原因,农村电气化的责任,从此以后,不可避免地要落在光伏等新能源身上。想方设法用各种新能源取代火力发电和长途输电线路,给农村地区带来电力和其它形式的能源,应当成为今后几十年政府和社会为农村发展所制定的战略中的明确使命。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光伏资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