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指出,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农业是由植物、动物、菌物组成的生态循环农业体系,菌物将植物秸秆、畜禽粪便等转化为食用菌或有机肥,具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高效化,推进循环经济、保障粮食和食物安全的特征。发展食用菌产业是践行“两山”理论,促进“两山”转化的重要途径。
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将食用菌产业列为提倡大力发展的“优势特色产业”之一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明确:“加快发展乡村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多样性特色产业,倡导‘一村一品’,‘一县一业’。”“积极发展食用菌产业。支持建设一批特色农产品优势区”。2023年“培育壮大食用菌产业”再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
食用菌在实现大农业双碳目标和提高产业效益中,具有特殊地位和作用。作为微生物农业,它具有循环利用和消纳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的作用,既富裕了农民,又减少了碳排放,是一般农作物种植和畜牧养殖无可比拟的。
目前,一种新型的食用菌种植模式逐渐普及,将食用菌种植和光伏发电相结合,食用菌的菇棚顶上安装太阳能光伏电站,阳光通过光伏板转化电能,为大棚的空调供能,多余电力可用于农村自用电或余电上网;地面进行食用菌种植,既实现了对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也解决了附带的环境压力,能够显著提升经济效益。
食用菌种植对温度要求极高,在大棚顶部安装光伏板,既可以为大棚遮阳挡雨,还可以用绿色低廉的电能为智能温控大棚供电,在酷暑天气降低棚内温度,在雨雪天气提高棚内温度,改善香菇生长环境的同时消纳清洁能源。这种板上发电、板下种菇的绿色致富模式,被命名为“菌光互补”项目。
在不改变土地性质和使用属性的情况下,菌光互补模式可实现菇棚棚顶发电,菇棚内高效种菇,同时还带动光伏食用菌采摘观光旅游模式,打造现代光伏食用菌产业链,开拓新时代特色高效农业创新之路。
高效强力驱动农村实现现代化转变:实现传统粗放型产业向精细化农业转型,摆脱传统农民就业机制,促进农村高效循环生态农业的全面形成,实现农村农民持续稳定增收,助推农村经济全面转型发展。
实现清洁电力替代:菌菇棚顶光伏发电电力可供农村自用,减少传统煤炭化石能源的使用,为地区环境优化改善和节能减排作出直接贡献。
成本共担,经济与环境效益显著:光伏电站与食用菌生长环境共用菇棚主体,在土地租赁和设施投入上实现成本共担,实现单位面积土地高效多层次利用,充分发挥光伏和食用菌两大高效产业的优势,促进产业持续和快速发展。
“菌光互补”模式,既为食用菌生长创造了适宜环境,又解决了光伏发电大量占地的问题,实现土地立体化增值利用,正是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多赢。
原标题:发展“光伏+食用菌”新模式 “菌光互补”助“共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