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目前国内各地区光伏电站的标杆电价以及地方补贴电价大部分光伏电站能满足其收益。在项目前期咨询中,投资方在不同地区的不同项目主要考虑所在地区的投资、当地利用小时数、以及计算后的资本金收率,缺少针对性的分析。
而大部分项目的可行与否,除考虑上述因素外,还应着重考虑如下因素:
1)涉及土地的属性,包括土地、林地属性以及是否属于建设用地等;
2)场址的接入条件、场址附近电网的消纳能力以及未来可能存在限电可能性以及限电后对项目经营期内收益的影响;
3)项目资金落实情况,包括项目前期费用投入情况、涉及各方补偿金的落实、项目建设资本金的落实等;
4)电站所在地区的优惠政策、电价补贴政策、涉及建设方的费用补偿(租地、屋顶租借费用)等,应主要分析电价补贴不到位、滞后对项目的影响;
5)场址潜在风险,例如特殊的地形地貌特点、气候特点、场址的交通存在的难度、地质问题等;
6)建筑光伏、农业光伏、水面光伏等定制化电站的建设可能性分析。
7)部分地区对项目的扶贫补贴等费用引起的电站收益的变化。
当上述问题落实后,项目将进入下一阶段。
在光伏电站的施工图设计阶段,在针对不同地区有其地域特点,而设计方的选择应考虑其是否具有在特定场址情形下、气候特点的设计经验以及所在地区的社会历史熟悉程度。
光伏电站设计首先将涉及光伏组件的选型;逆变器的选型;支架的选型。本文不涉及上述广泛讨论的问题,主要提出如下方案性的定制化设计思路:
一、光伏支架间距计算取值
传统光伏支架的间距计算均按照规范进行计算。根据相关分析结论:
1)建议纬度低于25º时,光伏支架间距按照保证冬至日的日照时长7~8小时进行计算;纬度高于30º时,光伏支架间距按照保证冬至日的日照时长则应减至6小时以下。
2)而纬度介于25º~30º时,建议此时光伏支架间距按照保证冬至日的日照小时数取6~7小时进行计算。
光伏电站阵列间距的计算应依据纬度、投资水平、当地辐照条件的不同进行分析并论证。
二、组件容量的超配
根据相关分析结论:
1)光伏电站最优容量配置比是的影响因素包括:太阳能资源、电站效率、逆变器超发能力、电站综合单价以及光伏组件单价等。
2)以光伏组件容量作为电站基准容量时,其组件容量的超配值小于以逆变器容量作为电站的基准容量。
三、汇流箱及出线电缆选型
根据相关分析结论:
1)理论状态下,采用何种汇流箱,当计算口径一致时,其理论损耗与汇流箱的选择差异不大,考虑到电缆参数与实际差异,可认为其理论损耗在各种状态下一致。
2)实地状态下,电缆的连接长度在复杂地形条件下大幅增加,因此,相比于理论状态下,电缆损耗大幅增加,同时。由于多回路汇流箱的敷设范围大,多回路汇流箱电缆损耗明显大于回路的电缆损耗。
3)16路汇流箱出口传统设计多采用截面70的直流电缆,后部分设计采用截面50的直流电缆。经过对运行数据分析后,目前部分的设计采用前端采用截面50电缆,后端采用截面70电缆而兼顾初投资和电缆截面造成的电能损失。
因光伏电站的同质化,也造成其咨询设计的同质化。而设计工作应是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以适应不同电站的不同特点、不同要求,定制化设计出不同的产品。
附光伏电站施工图设计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