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是一个受国际市场影响很大的行业,作为中国出口大户的纺织行业近年来一直面临着结构调整的压力。而纺织服装业又是即墨市成为中国针织名城和确立中国商品流通行业“北即墨”名头的重要筹码。在“中国制造2025”和供给侧改革双重背景下,以制造业精良和商业思维活跃著称的即墨展现了山东县域经济龙头的示范作用,企业纷纷探索转型升级之路。
凭借企业转型升级的红利,2015年,即墨市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100.9亿元,增长10.7%;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93亿元,增长17.7%;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093.7亿元,增长16.6%;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907.7亿元、增长15.2%;实际利用内资355亿元,增长17%;吸收到账外资8亿美元,增长10.4%;各项存款余额740.8亿元,贷款余额697.7亿元,分别比年初增长6.7%和18.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980元、增长9.2%。在中国社科院发布的《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报告(2015)》中,即墨市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3位,发展潜力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7位;在福布斯发布的《中国大陆最佳县级城市30强》中,即墨市居全省第1位、全国第12位。
企业转型八大样本
近两年,为推动骨干企业转型升级,即墨市采取一企一策进行专题研究,选择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和培育,一批企业走上质量型、内涵式发展道路,创新和培育出符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模式。
这其中,以昌盛日电为代表的三次产业融合型引导企业成立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光伏食用菌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总规模1亿元的大工创新创业投资组合基金,鼓励企业以制造业为基础,不断向一产和三产辐射延伸,已由单一的制造企业转变为太阳能综合服务商,并大规模进军光伏农业科技大棚的建设与种植,累计建成光伏农业科技大棚4万亩,年均发电量4.7亿千瓦时,开创了跨业发展的第六产业。
以森麒麟轮胎为代表的智慧工厂型引导企业瞄准行业前沿趋势,积极实施“机器换人”工程,推动生产各个环节向自动化、智能化升级,建成全国首家工业4.0工厂,打造了智慧工厂转型升级模式。
以红领为代表的“两化”融合型引导企业抢抓“互联网+”新机遇,大力发展量身定制C2M业务,产品从定制、设计、交易、支付到物流配送、售后服务各个环节,全程数字跟踪、网上运作,2015年红领“服装个性定制项目”纳入国家工信部首批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开创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全新模式。
以云路新能源为代表的产品研发型引导企业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最终解决了非晶带材产业化难题,成为国内第二家、全球第三家掌握第四代非晶产业技术的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