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7月17日,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抵达沙特阿拉伯,开启对沙特、阿联酋及卡塔尔三国的访问。在此之前,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刚刚结束对沙特的访问,抵达阿联酋,还将在稍晚访问卡塔尔,而印度总理莫迪也在上周到访阿联酋。多国领导人为何纷纷访问海湾国家?
中东“和解潮”背景下 各国发现更多合作发展机会
自今年3月中国成功促成沙特、伊朗在北京举行对话并恢复外交关系后,中东地区掀起一轮“和解潮”。谋和平、求发展、促团结成为中东国家的普遍共识。作为地区大国的土耳其与海湾国家的关系也得到进一步改善。
埃尔多安此次出访海湾三国是他在5月总统选举中赢得连任后首次访问中东,其目的也很简单——吸引投资、提振经济。过去三年,土耳其本币里拉对美元贬值67%,去年土耳其通胀水平一度超过85%,达到24年来最高。为缓解长期通货膨胀和本币疲软的影响,土耳其急需引入外国投资,而资金充裕的海湾国家成为埃尔多安的重要目标。
此前,海湾国家已通过货币互换或将资金直接存入土耳其政府账户帮助其缓解持续的外汇危机。截至目前,阿联酋和卡塔尔分别与土耳其签署了货币互换协议,总计达到约200亿美元。而沙特阿拉伯则在3月份向土耳其央行存入了50亿美元。埃尔多安赢得连任后,阿联酋和土耳其签署了一项未来五年价值最高可达400亿美元的贸易协议。
17日,埃尔多安与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会面并出席了沙特-土耳其商业论坛,两国在能源、投资和国防等领域签署了多项谅解备忘录。分析普遍认为,之后埃尔多安在卡塔尔和阿联酋两国的访问行程中,投资和经贸合作也将是主要议题。
俄乌冲突后 海湾产油国重要性凸显
随着俄乌冲突爆发,全球能源供应面临严重威胁,对于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国家,海湾产油国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岸田文雄此次访问,是他担任日本首相后首次出访中东,其首要目标是获取稳定的能源供给,保证日本的能源安全。2022年,日本原油进口总量的93%来自中东,其中42%来自沙特阿拉伯,34%来自阿联酋。2023年初,沙特、阿联酋和卡塔尔三国在已占到日本原油进口总量的80%。
近年来,沙特和阿联酋等国一直致力于摆脱对石油的依赖,分别提出了在2060年及2050年实现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目标。因此,岸田文雄将脱碳技术合作作为此行主要“卖点”,以期换取日本发展所需的能源供应。岸田文雄在16日与17日分别与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本·萨勒曼及阿联酋总统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举行会谈,就向两国提供氢、氨相关脱碳技术达成共识,并签署了一系列开发清洁氢气、生产氨和再生燃料的协议。沙特能源部也发表声明称,沙方将保障对日本的石油供应。
而对日本希望海湾产油国在增加石油产量和稳定油价方面发挥作用的期待,分析人士指出,受货币滥发造成的全球通货膨胀影响,海湾产油国不得不采取措施平衡油价以维持自身财政收支基本平衡,美国方面也曾就油价问题多次施压,但海湾国家短期内不会轻易做出让步。
中东国家战略自主性增强 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
中东地区长期以来一直是全球地缘政治最复杂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基于对和平与发展的追求,越来越多的中东国家战略自主性不断上升。美国依靠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主导中东格局已成为过去。
为了扩大自主战略空间,中东多国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沙特“2030愿景”致力于通过投资和改革推动经济转型和多元化。阿联酋则通过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和巩固其作为中东重要商贸金融物流中心的地位。15日,在印度总理莫迪访问阿联酋期间,两国央行达成协议,同意以本国货币即迪拉姆和卢比进行跨境结算,以取代目前以美元结算的方式。
与此同时,在防务领域,中东国家也在寻求产品的国产化和供应的多样化,以摆脱对美国的依赖。18日,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沙特阿拉伯与土耳其最大无人机制造商签署了两份无人机购买合同,以增强其武装部队的战备状态和国防制造能力。此外,两国还签署了防务合作计划。
种种迹象表明,多国元首频繁访问海湾国家,既是中东各国战略自主性增强的结果,也显示出发展已经成为地区国家的普遍需求,这不仅有助于阿拉伯世界的团结自强,也将促进世界多极化发展。
原标题:多国领导人相继访问海湾国家,并不只为“能源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