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宁波、上海、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对接马不停蹄;外出考察145批次,考察企业242家,接待企业280余批次,今年前5个月,金安区在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上不断发力;“鸿雁人才计划”“攀亲结缘工程”、走进合肥工业大学等高校,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升级……
近年来,我市抢抓合肥市打造“中国新能源汽车之都”契机和辐射周边万亿级智能电动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集群的重大机遇,重点围绕合肥蔚来、比亚迪、大众(安徽)、江淮等整车企业,全力加快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截至目前,全市智能电动汽车产业“三库”项目共254个,总投资1927.3亿元,其中落地开工项目98个,总投资558.3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94.26亿元;签约未落地项目62个,总投资474.2亿元,固定资产投资412.75亿元。
精准定位,抢抓产业平台建设
“我们从合肥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开始,就在谋划怎么能抓住这个契机。”金安经济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王焕成告诉记者。最先关注到六安可以发展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的是离合肥较近的金安经济开发区。
六安具备较强的汽车配套产业基础优势,已初步形成齿轮、轴承、电机、基础结构件、磁性材料等较为完整的汽车配套产业链。
怎么将这些产业“链”上新能源?是摆在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面前的重要课题。
2020年,金安区在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先后前往江苏、浙江、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经过调研,我市确定要抓住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风口”,打造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六安开始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赛道上加速“奔跑”。
选定距离合肥50公里最佳配套半径范围内的市开发区、金安开发区、六安高新区、舒城(杭埠)开发区为主平台,分别规划建设高标准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园区。
市开发区规划面积5—8平方公里蔚来(六安)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金安区出台《金安区促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试行)》专项支持政策;裕安区在高新区规划4.18平方公里配套园区,出台《支持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舒城县分别在城关园区、杭埠园区规划用地4712.4亩,优先保障智能电动汽车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出台《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把智能电动汽车配套产业纳入发展重点。
同时,成立以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任指挥长的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指挥部,下设“一办三纵队”。一系列实招实策,全力推动配套基地建设、发展。
全力以赴,推进项目招引落地
总投资50亿元的科大国创动力电池产业化、总投资12亿元的激智科技电池铝塑复合膜、总投资6亿元的重庆至信汽车零部件、总投资5亿元的友升铝业轻量化零部件、总投资6亿元的福然德汽车零部件生产……
2022年,我市加大“双招双引”力度,围绕智能电动汽车产业配套基地建设,发挥铸造产能、区位交通等比较优势,“一办、三纵、四组”招商组织体系发力,紧盯合肥智能电动整车制造企业,推进产业配套招商,一批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项目纷纷落地建设。
投料、搅拌、涂布、辊压、分切、卷绕、自动化装配线、化成分容等生产设备和环境工况设备24小时不停运转,工人们则在车间从事操作电脑和转运物料等。在金安经济开发区安徽科大国创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恒温恒湿车间内,两条自动智能生产设备正在生产电芯产品。
“这是我们母公司科大国创由软件开发向电池生产实体转型,‘智能网联+智慧能源’重要布局基地,在六安是最好的选择。”安徽科大国创智慧能源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杜曌介绍,从2022年1月安徽科大国创智慧能源有限公司成立,到今年6月一期项目建成投产,短短一年半的时间,项目完成选址、建设、投产。
同时,对标沪苏浙,深化“放管服”改革。我市着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全面落实企业开办“一日办结”、全程免费,市县两级“一网通办”“一门服务”等高效优质服务。一大批像安徽科大国创智慧能源有限公司这样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重大项目纷纷签约落地,并在六安快速发展。
创新创优,加快产业入链上量
“主动走出去、积极请进来,与合肥工业大学车辆工程系主任、安徽省智能汽车工程实验室主任张炳力密切合作,并大力鼓励高等院校专家和技能人才加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升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合作水平。”王焕成说,截至目前,金安区汽车零部件企业达到60多家,年产值近50亿元,产业层次不断跃升,产业生态渐成气候。
安徽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汽车A/B柱、防撞梁、一体化天窗、前门环等汽车车身热成型零部件,产品主要配套比亚迪、理想、吉利、长城、长安、小鹏等客户。
“安徽豪斯特项目在金安区落户生根,决心打造集团标杆基地,公司制定了高潜人才培育计划,并加强与一些高等院校深度合作,引进大学应届毕业生,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条件,坚定公司发展人才梯队建设的决心,为皖西汽车零部件行业培育专业技能人才。”安徽豪斯特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负责人张静坦言。
我市坚持与高等院校“攀亲结缘”,实施“鸿雁人才计划”,建设六安市博士后联合体,建立完善校政、校企产学研合作机制,围绕装备制造业开展研发,拓展项目孵化合作,引导现有零部件企业通过加大研发、技术改造和设备升级,提升产业配套黏性,推动科研团队在六安落地转化,进一步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入链上量。
捷步工业总投资5.5亿元新能源汽车及家电零部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瀚海新材料总投资4000万元新能源汽车用高性能烧结钕铁硼材料产业化项目、安健天窗总投资2500万元汽车天窗铝轨、遮阳帘及隔音隔热材料技术改造项目……当前,我市新能源汽车一批技改项目正加速推进,人才培养与创新创优为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跑”出加速度注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原标题:“链”上发力 筑梦新能源 ——六安全力打造智能电动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