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贵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两大优势
日期:2023-07-1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huamengqi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近日,在贵州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2023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新闻吹风会上,省能源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晓阳介绍,贵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两大优势。

近年来,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一大批项目和企业相继落户贵州,各经营主体纷纷抢抓发展机遇,聚焦贵州正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现实需求,电化学储能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贵州电化学储能产业正处于多点布局、萌芽新生的朝阳景象,贵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两大优势。

建设新型综合能源基地,加快完善新型储能产业生态

省委、省政府要求富矿精开,坚定把能源产业作为战略支柱性产业来打造,贵州能源在加速构建现代能源体系、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上迈出坚实步伐。

近年来,贵州以建设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为目标,努力建设煤炭生产及煤电一体化基地、大型水电基地、煤化工基地、可再生能源基地。

2022年,全省电力装机总量8087万千瓦,发电量2335亿千瓦时,其中:火电装机3793万千瓦、水电装机2282万千瓦、新能源装机2012万千瓦,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

省能源局全力推进电力产业清洁高效,推动煤电与新能源协同发展,新能源装机占比从2015年的6.4%增长到2022年的25%。

同时,依托部分地区丰富的风、光等清洁能源资源,贵州光伏组件、逆变器、光伏支架、箱变、储能电池等制造项目加快建设,集风、光、储全产业链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生态正在形成。

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有力支撑新型储能产业发展

贵州按照“一核两区”规划布局,大力发展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过去三年,贵州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02%。现在,全球四分之一的三元前驱体、全国五分之四的湿法净化磷酸在贵州生产,全国生产的大约每3辆电动汽车中,就有一辆装载着贵州“磷元素”。

一是两大重点承载区产业集群已经形成。分别是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瓮安-福泉”核心承载区及铜仁、“黔西南-六盘水”重点承载区。其中,贵阳贵安和“开阳-息烽”“瓮安-福泉”核心承载区依托磷资源和磷化工优势,抢抓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产业新赛道,引进了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一批头部企业,带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

二是电池、材料和原辅料为核心的一体化产业链逐步构建。三元电池及材料规模、三元前驱体市场支配作用持续提升;磷系电池及材料产能规模不断壮大,投资速度高速增长;负极材料供应能力显著提升,在建项目加快推进,产业聚焦效应明显;双氟等新兴技术日趋成熟,扶持政策日益完善,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对储能电池的生产起到降本增效的作用。

三是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发展动能持续增强。2022年,全省规模以上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完成工业总产值532.82亿元,同比增长115.6%。今年上半年,新能源电池及材料产业继续实现高速增长,下半年新开工项目预计达15个以上,建成投产项目20个以上。到2025年,将建设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新能源动力电池及材料研发生产基地,成为贵州产业发展新的增长极。

随着风光新能源规模化开发、新能源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和新型储能电站加快建设,锂离子电池或将成为新能源革命的引领者。预计到2030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将突破1.2亿千瓦时,万亿储能产业由此开启发展新纪元。省能源局将聚焦新型储能产业发展现状、趋势以及打造新型综合能源基地的需求,抢抓“储能”产业风口,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加速从储能商业化初期转向全面商业化发展,为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增添新的动力。

原标题:贵州发展新型储能产业具有两大优势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电力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