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能源新时代,世界新未来”为主题的2023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日前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召开,来自绿色氢能、风光产业及煤基新材料等行业的专家学者、企业人士,深入交流新能源新材料的技术创新、产业创新等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
绿色智能是新能源产业的特点
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使用更清洁、更安全、可负担的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已成为全球共识。本次会议聚焦新能源和新材料,深入推进能源革命。
“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新能源装机已接近7000万千瓦,‘十四五’在建和拟建规模达1.5亿千瓦,‘十五五’达3亿多千瓦,再加上与此配套的装备制造业、运维服务业,市场空间极其广阔,发展潜力无比巨大。未来内蒙古的目标是,用5年左右时间,打造形成两个万亿级产业,即煤炭及煤基产业和新能源及装备制造业。”在论坛开幕式上,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
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芬兰两院院士、东南大学太阳能中心首席科学家Peter Lund从欧洲大陆发来视频,阐述了新能源和新材料对改善当地和全球生活、环境的重要意义。他表示,过去10年,中国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的发展令人印象深刻,高效创新体系以及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使得储能、电动汽车和太阳能、光伏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同时也促进了全球市场在这些领域的发展。欧洲也制定了“绿色新政”计划,目标是在本世纪中叶实现欧洲的碳中和,并使用高效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他提倡,下一步,各个国家要多关注碳汇,如碳捕获、使用和储存,以及生物碳汇、森林碳汇等,这些领域的国际合作对于为世界各国找到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极为重要。
新能源之新核心要义是什么?能源的创新又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出现在生活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在发言中介绍,现在人类正迎来第三次能源革命,这次能源革命是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电和氢为主要能源载体,光伏电池、储能电池、燃料电池等为主要动力,主要体现了绿色化和智能化的特点。
会上,也有专家表示,新能源新材料的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短板,比如:高比例消纳问题、灵活调节问题、大规模化学储能问题以及氢能技术创新问题等,这些挑战迫切需要各位院士专家和企业携手攻关、合作突破。
风光储多耦合是发展新方向
新能源新材料展成为此次大会的一大看点。在国际会展中心的多个馆区,规划布局了风、光、氢、储以及煤基新材料展区,设立跨国企业展区(含世界500强)、央企国企展区(含世界500强)、头部企业展区(含风光氢储车、煤基新材料产业链)三大展区,共设大型特装展台57个,涉及参展企业107家,展览面积约15000平方米。
展会上,全球首发的煤基纳米碳氢燃料,是一种新型环保燃料,具有原料热值低、燃料固含低、点火温度低、燃料热值高“三低一高”的特点,可使煤炭热值较常规水煤浆提升10%至30%,发电煤耗降低50克/千瓦时,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28克/千瓦时,可以大幅度降低火力发电煤耗。据参展商方立强介绍,2022年全国发电总量是5.42万亿度,如果我们用纳米碳氢燃料,可每年节约标煤2.71亿吨。
在头部企业展区,天合光能面向全球发布了新一代光储电站系统,其网源友好型光伏电站,可助力大基地项目效益和客户价值最大化。在高效组件方面,天合光能推出了效率高达22.4%的大型地面电站的众多“家族组件”,屋顶光伏系统、光储充智能微网系统。
在风电光储展区,明阳集团展示了“打造风光氢储全业态”概念,该系统通过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制绿氢,可以帮助工业领域深度减排脱碳。据企业负责人介绍,利用风、光等清洁发电制氢,1标准立方米氢气制备仅需要4度电,该公司生产的单体碱性水电解制氢装备,单槽产氢规模达到1500标准立方米/小时-2500标准立方米/小时;所生产的绿氢产品经过液态处理后,可加注到以氢为燃料的车辆当中,转化为动力,实现“风光储氢氨醇”一体化场景开发和应用。
未来草原依旧风光无限
内蒙古是一座能源“宝库”,既有“羊煤土气”,更是“风光无限”。储量上,煤炭、稀土等22种矿产资源全国第一,风能可开发量全国第一、太阳能可开发量全国第二。
在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的零碳产业园,记者看到,无人驾驶新能源汽车城市小巴、中巴、大巴闪着蓝色的灯光,车内则少了驾驶舱位,整个车辆外观造型新颖,科技感十足,吸引了参观人士的目光。据介绍,这是该园区打造的“风光氢储车”平台。该平台以康巴什区建设智能同联交通城市示范区为契机,聚焦城市级“车-路-云-网”协同应用,将园区、试验场、市政公共交通道路与新能源汽车制造及配套服务企业、测试检测机构、智能网联企业耦合联动,推动新能源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众所周知,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是电池。在伊金霍洛旗远景现代能源装备产业园,三元锂、碳酸锂、磷酸铁锂等各色电池正在走出车间,装备到新能源车辆,而生产这些电池产品的电力,却来自于绿色能源。厂区外数千平方米的太阳能光伏帆板,正在向厂房输送着“绿能”,该项目充分结合远景科技集团在可再生能源、智能物联网领域的创新科技及风机、光伏、储能等绿色能源装备, 打造千亿级产值的绿色智慧能源装备产业园区,实现电池制造 100% 使用绿色能源。据厂区工作人员介绍,目前一期工程已经全部量产,可年产储能及动力电池10.5吉瓦时,年均产值约100亿元。
在鄂尔多斯举办的第一届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大会,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在“双碳”目标下创造出的重要成果。下一步,大会将继续聚集全球专家智库和产业精英,共同交流技术创新、产业创新、政策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成功经验与发展趋势,搭建世界新能源新材料发展高端对话平台、先锋技术交流平台、科研成果发布平台,加快推动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
原标题:能源之城“风光”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