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耗水、不耗电,能源清洁还能“自给自足”,这样的小屋是不是你的理想家园?近日,2023年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文明建设调研及媒体采风活动走进重庆市北碚区发现,在缙云山翠月湖畔,就藏着这样一间充满科技感的小屋——零碳小屋。
零碳小屋如何实现能源“自给自足”?北碚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生态文明分中心讲解员张虞介绍,这得益于太阳能光伏发电。“零碳小屋利用屋顶太阳能光伏板供应清洁能源,满足室内空调、办公设备、外墙大屏等用电需求。同时,这个小屋还装有热回收系统、电能储存系统,能实现能源自给自足与智能调控。”张虞说。
目前,零碳小屋已形成“光伏+储能+充电桩”一体化的多元互补能源发电微电网系统。零碳小屋试运行第一天,其太阳能光伏就能满足屋内用电的全部需求,剩余电量则储存至充电桩使用。也就是说,当有新能源汽车开上缙云山时,这些充电桩就能给新能源车充电。
张虞介绍零碳小屋如何实现能源“自给自足”。新华网 陈雨 摄
为帮助零碳小屋精准实现“零碳排放”,小屋还装备了智慧大屏终端,可对小屋中所有能耗体系进行实时监控,并精准控制各项能源消耗。
“零碳小屋内部还可常年维持相对恒温。”张虞介绍,零碳小屋使用的雾化玻璃可根据建筑需要在-20℃至70℃之间自由设定温度。根据缙云山的气候,雾化玻璃基本会常年保持透明,并辅助引入山林冷风,保证冬暖夏凉的效果。
零碳小屋的木结构利用植物固碳原理打造。“用木材建造房屋,可以将树木中的二氧化碳固定在建筑中,这个小屋采用的木结构可以储存10吨碳,相当于一辆家庭汽车连续行驶2年的碳排放。”张虞说。
为较好地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零碳小屋还将场地中的雨水收集、过滤、回用,净化雨水、形成雨水花园,回用的雨水甚至可以用于循环冷却水和消防水。
为什么要研发零碳小屋?重庆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零碳小屋的研发在于降低碳排放,加强对碳排、碳汇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形成完备的“减碳”体系,为重庆市民的低碳生活提供样本,为低碳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零碳小屋”是重庆市大力推广绿色建筑,探索近零能耗、低碳(零碳)建筑等高品质建筑的一个缩影。据了解,自2013年全面推广绿色建筑以来,重庆市一直在积极构建单体建筑、住宅小区、生态城区三大绿色发展体系,逐步实现从建筑节能向绿色建筑的转变。
截至“十三五”期末,重庆市累计组织实施高星级绿色建筑2441.35万平方米、绿色生态住宅小区1.06亿平方米,全市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重提高到57.2%;累计建成节能建筑约6.79亿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面积突破1500万平方米。
按照《重庆市绿色建筑“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到2025年末,重庆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达到100%,建成星级绿色建筑1000万平方米。
原标题:能源清洁还能“自给自足” 探秘重庆零碳小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