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的一个光伏电站,近日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羊群在光伏板下吃草。这个光伏电站占地近7000亩,总装机容量为20万千瓦,并配备85兆瓦时的储能系统,于2022年12月正式并网发电。该电站租用了当地两户牧民的草场,年租金为每亩40元,其中有2700多亩被租用。
这个光伏电站的支架距离地面最低点为1.5米,比普通光伏电站的支架高,这样留出了足够的活动空间,让羊群可以在光伏板下自由活动。业内人士表示,连成片的光伏板就像覆盖在荒漠草原上的屏障,可减弱板下区域阳光照射和大风吹刮程度,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有助于植被更好地生长。
在这里工作的运行维护员那顺孟和表示,他的月薪近4000元,每年还能拿到近11万元的草场租金,收入明显提高。这个电站已经生产绿电超过1.6亿度,这些绿电通过中国三大电网之一的蒙西电网,输送到内蒙古多地。不仅如此,这个光伏电站的建设,也探索了清洁能源与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的融合发展,进一步赋能“绿色民生”,为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除了这个光伏电站,内蒙古的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光伏领跑者基地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沙漠集中式光伏发电基地占地5万亩,总装机容量为100万千瓦,年发绿电约20亿度,相当于节约标准煤6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65万吨。基地通过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场间养殖,发展红枣、黄芪、紫穗槐等3.6万亩,并发展肉牛养殖1000多头,实现了光伏产业和种植、养殖产业的深度融合。这些项目的建设,不仅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随着内蒙古持续加大清洁能源开发力度,“光伏+”综合利用项目也随之加快发展。目前,内蒙古新能源装机规模接近7000万千瓦,“十四五”时期在建和拟建规模达1.5亿千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光伏+”综合利用行动,鼓励农(牧)光互补、渔光互补等复合开发模式。中国山西、青海、内蒙古、湖北、浙江等地因地制宜,探索出一系列“光伏+”综合利用项目,如光伏农业、光伏渔业、光伏畜牧业、光伏旅游等,实现了清洁能源和生态经济的有机融合。
光伏农业是一种将光伏发电和农业有机结合的新型产业模式。通过在光伏电站旁种植庄稼、果树和蔬菜等农作物,不仅可以增加土地的综合利用效益,还可以有效减少光伏电站的土地占用和负面影响,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中国山东、江苏、安徽等地都有不少光伏农业项目的成功实践。
光伏渔业则是将光伏发电与水产养殖有机结合,通过在光伏电站水面下养殖鱼类、虾蟹等水生物,借助光伏电站的遮荫效应降低水温,提高水质,从而提高水产养殖的产量和质量。中国江苏、湖南、广东等地都有光伏渔业项目的实践。
光伏畜牧业则是将光伏发电与畜牧业有机结合,通过在光伏电站旁或板下养殖牛、羊、鸡、鸭等家禽家畜,不仅可以提高养殖效率和产品质量,还可以有效利用光伏电站的遮荫效应,改善养殖环境和动物生活质量。中国内蒙古、甘肃、新疆等地都有光伏畜牧业项目的实践。
光伏旅游则是将光伏发电与旅游业有机结合,通过在光伏电站周边打造景区、主题公园、休闲农庄等旅游景点,吸引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度假,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和经济增长。中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都有光伏旅游项目的实践。
总之,“光伏+”综合利用项目的发展,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清洁能源的普及和利用,还可以促进生态经济的发展和乡村振兴,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有机融合。
原标题:“光伏+”开辟中国清洁能源发展新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