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之道
“中国制造业很长时间以来缺乏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即使目前个别企业做得不错,但仍然无法摆脱低端廉价的整体印象。”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教授说。陈劲是《工匠精神:缔造伟大传奇的重要力量》一书的翻译者。
据媒体报道,中国人在日本疯狂抢购的马桶盖产自杭州。原来,从日本进口了生产马桶盖的模具后,就可以按照日本标准生产。而我们生产的塑料制品有毛刺、圆珠笔钢珠剌纸、马桶出水不畅都与造不出好模具有关。
为什么造不出好模具?今年1月初,李克强总理在参加一个有关钢铁煤炭行业产能过剩的座谈会时,举例说中国至今不能生产模具钢,比如圆珠笔的“圆珠”都需要进口。
“主要是需求太小。”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认为,过去,中国大众的需求是中低档,能用且价廉就行,对质量和档次的要求不高。
“到处是蓝海,造出什么来都好卖,谁会去追求精益求精?”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陈志列认为,在粗放式发展的市场环境中,形成了一种对贪大求全生产规模的崇拜。没有人坚守追求完美的工匠精神,都在想方设法实现利益最大化。
但是,随着大众对产品质量和档次要求的提升,生产与消费、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一方面,我国钢铁、水泥、煤炭、平板玻璃、电解铝、
光伏、风电等产业出现严重过剩;另一方面,企业的供给水平无法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中高端需求。
全国政协委员庄聪生分析,国内的低端产品太多了,低质服务太多了,假冒伪劣的东西充斥着市场,这才使得一些人不愿意在国内消费。“短缺经济时代,企业只追求‘卖出去’就可以了,而现在是追求个性化、多元化的时代,企业要树立品牌意识,靠品牌赢得消费者的认同。”
天能集团董事长张天任认为,“工匠精神”被忽视与职业技能教育被轻视有关,而且一直以来工人待遇低、晋升渠道窄、工作环境较差等问题都影响到“工匠精神”的培养。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曾在赔钱的情况下仍然接国外的飞机轴承订单,“不接就没活儿,师傅就无法带徒弟,这种技术和工匠精神就断档了。”政协委员朱佳木说,但并不是所有企业都有“赔得起”的能力。
“很多企业不舍得在技术、设备、人力上多投入。”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张立新说,中国制造和国际上的差距,不仅是技术水平,而是设备和人才培养上的全面距离。
在张天任看来,“工匠精神”不仅体现了对产品精心打造、精工制作的理念和追求,更是要不断吸收最前沿的技术,创造出新成果。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心技术,提升中国制造的品质。
小米科技董事长雷军认为,中国制造业面临消费升级的时代,中国企业应该适应消费需求的变化,供给更好的产品。
美的集团副总裁袁利群认为,只有坚持做精品,坚持围绕着精准的企划、精湛的研发、精益的制造、精品的品质以及精诚的服务这五个维度,来提升品牌的形象,中国制造才能真正成为中国创造。
格力集团董事长董明珠认为,“工匠精神”的塑造将促进中国制造业实现质的飞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匠精神”是大工业时代精细化管理、精品制造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