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前沿动力电池厂商的亿纬锂能也不例外,2019年至今,为了扩张电池产能,亿纬锂能已经先后通过各类手段再融资上百亿元。
但看起来这些再融资还是不能满足亿纬锂能的资金需求,曾经亿纬锂能的盈利支柱思摩尔也成为减持获得资金的对象。
继去年亿纬锂能首次提出将择机减持思摩尔3.5%的股份后,今年6月27日,亿纬锂能再次公告,将在董事会审议通过之日起一年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择机减持EBIL持有的不超过思摩尔国际股票的3.5%。
亿纬锂能是真的没钱,要靠卖思摩尔来筹资了吗?
笔者认为,截至目前,亿纬锂能持有的思摩尔股份约占思摩尔国际已发行股份总数的31.27%,如果减持成功,亿纬锂能的思摩尔持股占比将降至30%以下。
如果亿纬锂能真的进行如此规模的减持,短时间内,对于亿纬锂能来说,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思摩尔的投资收益。
但是从亿纬锂能的项目融资规划方向,和多个季度的现金流财务指标情况,以及下游客户的需求意向量来看,亿纬锂能正处于逐步淡化思摩尔,急需要大量资金进行动力电池扩产,本部业务迅速提升的发力阶段,长期来看并非坏事。
01
亿纬锂能海内外电池项目全面爆发
账面资金似松实紧
亿纬锂能近四年来不断公告新的产能扩张计划,相对应的就是融资公告频发。
2019年,2020年和2022年分别融资了25亿元、25亿元和90亿元,今年5月又进行了70亿元的可转债募资申报。
从融资项目来看,亿纬锂能旗下的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和46系列大圆柱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产能扩张占据主要。
仅仅今年上半年,亿纬锂能就有5个有关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国内项目的投资进展。
此前,亿纬锂能在动力电池领域一直是软包电池、方形电池和圆柱电池三种技术路线同时发展。
但是随着特斯拉、宝马等新能源前沿车企对于4680和4695大圆柱电池的青睐和投入,亿纬锂能也将自己的重心逐步转移至大圆柱电池的研发,并湖北荆门、四川成都、辽宁沈阳等地区都规划了大圆柱电池的产能,并已获得成都大运、德国宝马等国内外众多一流车用客户的定点。
(2)海外电池项目进展
除了国内的动力电池扩产规划在有条不紊的进行之外,亿纬锂能的海外动力电池项目的进展也在迅速推进。
为了配合大客户,亿纬锂能99.7亿元在匈牙利德布勒森建设乘用车大圆柱电池项目, 4.2亿美元在马来西亚进行圆柱锂电池制造项目的建设,海内外的电池产能的两头并进使得亿纬锂能对现金需求较高。
(3)账面资金看似似宽松,实际紧张
从亿纬锂能近年的流动性资金整体情况来看,其实还是较为充裕的。
融资频发的19-22年间,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分别是19.1亿元、34.26亿元361.02亿元和72.09亿元,23年一季度达到80.91亿元。
从偿债角度来看,1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 49.03 亿元,及 83 亿元的在建项目开支,总体资金缺口仍在。
但是,亿纬锂能每年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增加金额却是有所降低,从最高的26.76亿元降至11亿元左右,并且短期内还需要偿还1年内到期的银行借款 49.03 亿元和83亿元的在建项目,以及2023年所需的26.05亿元运营资金和3.27亿元的2022年的现金股利,所以亿纬锂能的账面资金看似宽松,其实偏紧。
巨大的电池扩产投资,和自身经营安全性角度出发,亿纬锂能才会出现频繁的再融资。此次亿纬锂能减持思摩尔,不排除短期进一步支持现金流的举错。
值得注意的是,亿纬锂能的圆柱磷酸铁锂电池已取得的未来5年的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88GWh,三元大圆柱电池已取得未来5年的客户意向性需求合计约392GWh,足以覆盖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新增的储能动力电池产能。
02
亿纬锂能盈利水平逐步回升
但思摩尔的加持光环正逐步褪去
亿纬锂能的锂电业务在过去两年高速增长,即使22年由于锂涨价导致成本上升,也依然没有阻挡亿纬锂电业务的增长。与之对应的是,过去作为利润大头的思摩尔带来的盈利占比已大幅下降。
亿纬锂能正处于逐步淡化思摩尔的影响,锂电本部业务迅速提升的发力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思摩尔利润占比降低,除了锂电业务增长的原因外,思摩尔本身利润下滑也有影响。回看思摩尔利润,从2021年的16.77亿元降至2022年的7.82亿元,同比下滑53%,同期利润占比也从57.8%降至22.3%。
很显然,亿纬锂能的核心利润来源已经彻底转变。
不再是以思摩尔为主的投资收益,而是核心动力电池产品所带来的利润。因此,动力电池项目的资金需求成为亿纬锂能减持思摩尔的原因的可能性更高。
这点从去年4月,亿纬锂能首次公告有意减持思摩尔3.5%上有所体现(虽然并未真正都减持), 所以亿纬锂能在近期选择减持思摩尔也实属正常。
综上所述,亿纬锂能对思摩尔的股权占比大小已经不再重要,一切为了锂电池业务的发展才是最核心的因素。
原标题:百亿融资+超10亿套现思摩尔,亿纬资金能实现锂电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