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位于甘孜州雅江县海拔4600米的雅砻江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正式投产发电。这个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补电站,为全世界水风光一体化开发探索出一条新路,对构建新型能源体系,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低碳发展,这是潮流趋势,顺之者昌。”可再生能源是天然的绿色能源。那么作为清洁能源的水光互补电站如何让“绿电”更稳定?带着问题,2023年甘孜州全媒体新闻行动记者进行了实地调研。
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施工面积超1600万平方米,相当于2000多个标准足球场大小。项目由200多万块光伏组件、5000多台逆变器组成,支架用钢量近5万吨。如此庞大的工程量,要用不到1年的时间全部建成,施工难度可想而知。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按照“三高一创”(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创一流)要求推进工程建设,实现电力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达标,致力于打造国内及行业一流工程、标杆工程。除此之外,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大规模运用了转换效率最高、衰减最低、发电能力最强的N型组件,并开展了300kW逆变器在高寒、高海拔地区的实证,为川西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提供了新样板。
新能源发电具有不稳定性。因此,柯拉一期光伏电站投产运行后接入两河口水电站,水光互补、“打捆”输出稳定电力,成为世界清洁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新样板。“电网最多能够接受15%的不稳定电量,那么新能源和水电打捆之后水电的强大调节能力可以平抑新能源的不稳定性,同时它们打捆送出之后可以提高整个外送通道的利用率。”柯拉一期光伏电站项目经理杨志伟介绍道。
为什么水光互补要选择在雅江县?杨志伟介绍,一是因为雅江光照资源非常丰富,年平均光照值能发到五千五百兆焦每平米,属于全国的二类地区。同时在雅江县有全国最高的土石坝水电站,作为雅砻江流域的龙头水库,两河口水电站拥有非常强大的调节能力。“一方面它可以通过两河口的强大调节能力把我们的光伏新能源的电量进行一个平抑达到一个稳定输出的条件,第二个方面是因为两河口水电站拥有的送出通道可以提高我们整个新能源的外送能力。”杨志伟说。
项目投产后,预计每年将贡献税费近2.5亿元,并持续为当地提供技术、服务岗位,这将带动当地农牧、旅游、交通等多个产业发展。光伏发电以后每年可以为甘孜州、四川省输送20亿度的清洁能源,每年可以减少160万吨的二氧化碳排放,为“3060”目标贡献力量。
光伏电站所在的柯拉乡为纯牧业乡,地处海拔高达4600米的高原,人口仅3000余人。自开工建设以来,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充分发挥企业带头作用,为当地乡村振兴助力。
“像我这样的务工人员我们这里有40多个人,有统一的车把我们送到家里,早上是九点上班,下午是六点下班,还可以顾及到家里,工资也是按时发,十天发一次。”普措拉姆是西俄洛乡汪堆村人,自电站开工建设以来就在这里务工,每天不仅有车辆接送,收入也不错,普措拉姆对此很满意。
据了解,柯拉一期光伏电站建设期间,吸纳当地就业务工,增加就业收入1000余万元。电站运行生产期将持续为地方提供光伏组件清洗、维护等技术岗位,以及治安、保洁等服务岗位。当地农牧民以服务光伏项目建设为契机增收创收,开设小卖部、饭店、房屋出租等。同时,项目建设对当地基础设施进行全面提升,打通15公里乡村公路实现互联互通,修建入户路;进一步打造村庄景观,提升村庄建筑风貌,实现了4G升5G,宽带入农户等一系列惠民措施。乡村变美了、当地农牧民的生活更好了。
除此之外,结合当地牧业需求,项目还将光伏支架增高,光伏组件最低离地高度1.8米,满足植被生长需要,保障牛羊放牧空间,实现“牧光”互补。
在海拔4600米高原上,柯拉光伏电站点亮了清洁能源可持续未来的“火把”,而这个项目的建设更是通过“光伏+就业”“光伏+基础设施提升”“光伏+志愿帮扶”等一系列措施,带动了民族地区农牧、旅游、交通等产业发展,树立了“光伏+N”的效益标杆。
来时荒郊野外
走时万家灯火
正是柯拉光伏电站带来的深远意义
原标题:让“绿电”更稳定 探索全球最大水光互补电站的“光伏+N”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