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电子,到动力、储能双轮驱动,TWh时代未来已来。锂电发展十余载,凭借成熟的产业优势,中国锂电产业已从国内走向海外,实现全球引领。
能源变革的车轮行至今日,锂电产业电池、材料、设备等环节内面临产能结构性过剩、构建安全供应链、规模制造升级创新等问题;外有国际环境不确定性高、全球能源危机、零碳转型亟待落地等忧患。
种种变化释放信号,奔赴远大前程的道路上充斥着“迷雾与变局”,全产业链都应以积极主动的态度迎变局、接挑战、破迷雾。
电池端
动力领域,终端增速放缓。一场涉及燃油车、新能源汽车的价格混战从2022年底开启,至今仍未停息。
一方面,此前快步扩产的产能规划踩下急刹,产能消纳面临压力。另一方面,终端的价格压力传导至动力电池全产业链,电池行业随之进入“全链降本时代”。
此外,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院士曾指出,我们仍面临着全面电动化市场发展不均匀、不充分的问题。全球电动化转型的重心正从快速增长转移至全面渗透。
同时,不仅是汽车,全面电动化还包含更多关于未来的想象,动力电池应用已不止于汽车、飞机、船舶,甚至包括交通之外的更多场景。
在此背景下,电池性能跨越全气候、全场景门槛成为迈向全面电动化道路上亟须解决的难题。
储能领域,储能市场迎来全球性增长拐点。
全球电池企业相继布局储能赛道,中国电池企业已成为全球储能市场的核心供给方。其中,不乏成长型企业借势突出重围。
新机遇敞开的同时也提出了新要求。这条长坡厚雪的万亿级赛道正在形成独立应用场景、独立产业标准、独立市场法则。
基于储能应用场景,储能电芯在循环、尺寸、制造工艺等方面已形成差异化需求。
材料端
锂电材料“内卷”严重、竞争向白热化发展已成共识。其中,竞争格局最为激烈为磷酸铁锂与人造石墨。
磷酸铁锂价格涨跌紧跟碳酸锂价格变化,从去年11月底直线跌落,直至今年5月开始回升。相比于2022年11月初的价格最高点(超17万元/吨),半年来,磷酸铁锂跌幅最高近60%(最低为4月末、5月初7万元/吨)。
人造石墨方面,近日市场价格突破历史新低,且并无止跌迹象。这背后,主要由于负极人造石墨投产周期较短,2020-2022年,终端新能源汽车的高增速“助长”了行业对产能需求缺口的高预期。现阶段,不仅市场价格走低,相关扩产项目也出现停滞,投产率低。
以上两种材料凸显了锂电材料市场所面临的两大典型困局。
一方面,受原材料矿产影响,相关锂电材料价格进一步表现出大宗商品的周期波动特点,如何应对原材料端价格的不确定性,成为相关材料企业应考虑的关键;
另一方面,从2022年底开始,锂电材料产能过剩苗头初现。步入2023,锂电材料价格普降。电池厂商下放订单态度趋于谨慎,导致扩产项目停滞,各材料价格下杀严重、行业竞争格局紧张。
设备端
经过数十年的工艺发展,锂电制程已相对成熟。然而,应用场景对电池安全的高要求与规模制造对效率与成本的进一步控制,让锂电制造迈向“极限”。
极限品质方面,锂电制造对良率的要求从ppm向ppb升级,从“车规级”到“核电级”安全的要求迈进。头部电池企业仍保持对各工段良率的突破,无限向“1”逼近。但前、中、后段仍有不少工艺痛点拉低整体良率,如涂布一致性难点、缺陷检测难点、关键部件的焊接难点。
极限成本与极限效率方面,TWh规模下,任何微小的工艺改进都足以撬动巨大的价值,助力锂电产业实现量变到质变的革新。
此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正在成为锂电制造中的新角色,将之合理利用、发挥最大能效,实现从“锂电制造”迈向“锂电智造”,是设备企业的新考卷。
出海谋新篇
基于现有的产业优势,出海谋新篇是锂电产业逃离“内卷”、探索新蓝海的重要方式之一。
从宏观层面看来,中国锂电产业走出国内、服务全球更深层的意义在于树立中国制造业出海“标杆”。
然而,充满未知的海外营商环境、各经济体构筑的贸易与非贸易性壁垒、对人才和资金支撑的全新要求,让锂电产业出海面临重重难关。
同时,应该看到壁垒之下,各经济体自身锂电产业也在发展、成熟,这进一步加剧中国锂电产业出海的紧迫性。
现阶段,即便头部企业相继布局出海,仍难改多数企业在“出海”方面跨出关键一步的犹豫与观望情绪。
迎来新阶段的锂电产业,“出海”是否是只属于强者的游戏?这条鲜有人走过的道路上,应由电池、材料、设备全锂电产业链共同探索“新活法”。
原标题:2023锂电产业链“迷雾”与“变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