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稳中有降
2015年,在国家政策指引下,我国
光伏逆市上扬,行业持续回暖,相比于2013~2014年的价格大战,光伏价格稳中有降。其中,太阳能级多晶硅平均价格为12.4万元/吨,同比下降22.6%,从2015年初到年底,价格下跌幅度超过25%。当前,多晶硅低于11万元/吨的价格已经跌破2010年底“双反”前历史的最低点。
2012年底,欧洲部分光伏企业强烈要求对我国光伏企业征收“双反”关税,最终欧盟采纳了这些光伏企业的意见,宣布从2013年起对我国光伏产品征收惩罚性关税。随后,经过中欧积极谈判,2014年8月6日,欧盟委员会批准中欧光伏贸易争端的价格承诺协议正式生效,有效期至2015年底。
2015年10月16日,以Solar鄄World为首的机构EUProSun要求欧盟考虑从彭博社指数中排除“中国价格”。如果欧盟最终同意从基准指数中排除“中国价格”的请求,那么我国光伏产品价格将会被重新界定,我国组件将以最低进口限价进入欧盟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我国光伏产品的价格优势。
发电成本下降
按照“十三五”规划,2020年
光伏发电规模目标为1.5亿千瓦,首要任务就是通过规模化的发展促进成本持续降低,尽早实现光伏发电用户侧平价上网,光伏电站建设和发电成本要在2015年的基础上下降20%以上。2015年,面对进口倾销压制和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以及价格一路下跌的境况,我国多晶硅生产企业生产能耗继续下降,综合成本已降至9万元/吨,行业平均综合电耗已降至100kWh/kg,硅烷法流化床法等产业化进程加快。单晶及多晶电池技术持续改进,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8.3%,钝化发射极背面接触(PERC)、异质结(HIT)、背电极、高倍聚光等技术路线加快发展。光伏组件封装及抗光致衰减技术不断改进,领先企业组件生产成本降至2.8元/瓦,光伏发电系统投资成本降至8元/瓦以下,度电成本降至0.6~0.9元/千瓦时。
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秘书长王勃华介绍,2015年,我国光伏组件全年产量超过43GW、多晶组件平均转换效率15.91%、单晶组件为16.53%、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6%。硅片发展方面,统计37家硅片平均产能利用率达到94%,26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7.6%。电池发展方面,单晶及多晶电池产业化效率分别达到19.5%和17.95%,统计50家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达85%,13家纯电池片企业纯利润率5%。
光伏企业的发展不仅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更得益于行业成本的下降。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时璟丽表示,我国光伏发电实际成本从2013年到2015年下降超过20%,光伏初始投资显着下降,即从1万元/千万时降到8000元/千万时以内。光伏融资成本下降,即6次降息,影响0.05~0.07元/千瓦时。据悉,目前欧洲、美国以及日本的制造成本每瓦超过80美分,而我国制造成本每瓦成本介于58~68美分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