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零碳校园是深圳探索“近零碳”城市的其中一环。深圳作为国内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已率先打造不同种类的近零碳示范场景,通过从能源、交通、产业、建筑等多方面发力树立国内城市降碳标杆。
近日,深圳市首批近零碳校园试点福田区新洲小学改建工程全面完工,正式进入运行阶段。据深圳市福田区发展改革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新洲小学采用“绿电系统+零碳组团系统+零碳管理系统”进行改建。值得一提的是,通过铺设屋顶光伏,每年发电量可达到18万度,实现降碳约20%。
近零碳校园是深圳探索“近零碳”城市的其中一环。深圳作为国内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已率先打造不同种类的近零碳示范场景,通过从能源、交通、产业、建筑等多方面发力树立国内城市降碳标杆。
多类“近零碳”场景推动城市降碳
整体上看,近年来深圳低碳行动成效已十分明显。在近日举行的“TERA TOUR碳汭中国行”活动上,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王浚介绍,深圳正在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从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现代能源体系、绿色低碳交通、绿色建筑四方面,推动深圳“双碳”发展。2022年,深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已占GDP的40%以上,创历史新高,全市单位GDP能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分别约为全国的1/3和1/5。
除近零碳校园外,今年深圳市已有多个“近零碳”试点项目即将落地,到2025年,深圳市“近零碳”排放区试点项目数量将达到百个。
在深圳市福田区委副书记、常务副区长、区委政法委书记蔡英权看来,福田作为深圳的中心城区,在经济质量和营商环境优越的同时,人口高度集中、空间高度集约、功能高度聚集,只有坚持以系统观念推动碳达峰、碳中和,才能有效破解资源环境紧约束。通过创新建立“政府推动+多方协同”的工作模式,全域推进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和分布式光伏建设,城市降碳步入快车道。
积极构建新能源产业生态圈
就如何打造超大城市中心区近零碳示范标杆,福田区发展改革局主要负责人指出,首先是共建充满活力的新能源产业生态圈。区政府探索推进集“政产学研资”为一体的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助推“双碳”经济高质量发展。同时,践行“帮企业找市场”理念,创新推出“低碳超市”,汇集辖区32家企业、187项先进的绿色低碳产品、技术、服务和综合应用场景方案。另外,还将推动行业标准制定,加快产业集聚发展,全力打造千亿级新能源产业集群。
记者了解到,在深圳市的政策引导下,目前,华为数字能源、港华能源、西门子能源等行业头部企业纷纷落户深圳,进一步拓展了“双碳”经济产业空间。以安托山片区为例,该片区依托华为数字能源、中创新航等领军企业,以专业楼宇为产业空间载体,引进了智慧能源、综合能源服务等上下游配套资源,将打造成为安托山数字能源总部经济集聚区。另外,腾讯云也与港华能源合作打造了全新一代智慧能源生态平台“碳汭星云”。清华大学电机系与港华能源已共同成立“零碳智慧园区虚拟电厂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将进行六个课题的研究合作,从而推动我国虚拟电厂试点技术进步。
建议合理发挥金融工具优势
实际上,实现“双碳”的道路上也不会一帆风顺,在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碳中和技术研究所所长成会明看来,当前我国单位GDP碳排放强度整体仍相对较高,要全方面降低碳排放还需要多措并举。
“我国每年碳排放量约为100亿吨,这也意味着1万亿GDP的碳排放量可接近1亿吨,占到全球总量的1/4左右,而这其中最主要的是来自于能源生产,另外,工业、交通、建筑等方面的碳排放同样不可小视。”成会明指出,“为此,要降低碳排放需要考虑以下三大板块:首先,应重构能源体系,将当前的能源体系过渡到可再生能源占比85%的能源体系;其次,应在工业生产、交通、日常生活、建筑等方面进行减排,工业生产要尽可能地使用低碳变革性工艺,建筑要使用零碳或低碳建筑;最后,应增加碳汇规模,在恢复生态环境的同时,植树、种草、扩大湿地面积,同时利用二氧化碳捕获与利用技术实现工业固碳,‘三管齐下’实现大规模降低碳排放量。”
为克服降碳之路上的挑战、进一步激发“双碳”市场活力,多位业内人士均指出,应积极利用金融工具促进行业发展。福田作为深圳金融中心,在金融支撑方面优势明显,该区代表深圳以全国第一的成绩入选首批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成立国内首个新能源碳中和专业投资基金。未来,福田将在碳减排、碳交易方面有更多尝试,致力于打造“碳金融中心”。
另据IDG资本介绍,目前IDG资本已经联合中华煤气成立国内第一支以“技术投资+场景赋能”为主题的百亿零碳科技基金,未来将通过实际场景应用推动优秀被投企业实现能源创新技术和产品的快速迭代,促进节能减排,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原标题:深圳探索“近零碳”城市发展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