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陷舆论漩涡
事实上,在暴跌之前,汉能还是
光伏产业的“明星企业”。自2009年进入薄膜发电行业以来,通过资本运作,汉能获得巨大发展。2012年至2014年,李河君完成了四次国际并购,用了六年时间,将汉能发展为全球最大的光伏产业。
此次暴跌、长期停牌加之没有让投资者信服的理由,围绕着汉能的质疑也越来越多。
有投资者认为,作为上市公司的汉能,其绝大部分业务都是与其母公司汉能控股之间完成的,存在通过大量关联交易来扮靓业绩以抬高股价的可能。
这一点,李河君坦言,汉能有关联交易,并称“这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汉能控股集团作为汉能薄膜的大股东,业务往来只是按照最初的业务模式扩大了规模。而且关联交易均“合法合规,公开透明”。
李河君还表示,在2014年,汉能非关联交易收入已经超过其营收的38%,公司也在致力于改善持续盈利能力。为了“自证清白”,汉能先后终止了其与母公司存在的两笔关联交易。
在终止关联交易后,汉能资金面临紧张状况,港交所披露,李河君于2015年12月21日,以每股作价0.18元人民币在场外减持逾25亿股公司股份的消息,李河君的一举一动自然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此举被外界解读为他以市场二十分之一的价格减持,在“贱卖股票”。
对此汉能发布公告称,系与相关金融机构进行合作过程中的债务融资安排,并非股票抛售行为。此次减持份额并不多,不足2.5%,李河君持股量77.24%降至74.75%。
舆论对汉能业务能力的质疑同样不少。此前媒体报道,从2009年开始,汉能先后在河源、双流、禹城、海口、南京、海东等地布局九大光伏基地,计划投资近2000亿元。但现实中,上述各大项目进展迟缓,甚至出现了严重停滞。
相比于做空机构在资本市场对汉能的落井下石,公司自身的业务发展真实状况更能引起投资者的重视。然而,汉能却未能就此问题给予积极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