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产能过剩 光伏行业"狼真的要来了"
日期:2023-05-2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chenglingy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今天这个Party(展会),在接下来的三四年时间里是很难被超越的。”最热光伏展正式开展前夕,一家头部光伏厂商负责人在SNEC(上海新能源大会)论坛上的判断,给行业浇了一盆冷水。事实上,几乎所有从业者都意识到了行业正进入新的拐点,并试图避免因产能过剩可能引发的惨烈竞争。

无论是在光伏领袖们的公开演讲、小范围交流,或是媒体的追问中,内卷、过剩都是高频词。一个极为典型的数据是,过去18年,国内厂商建设了380GW左右的全产业链光伏项目,而在最近18个月,又新建设了超过380GW的全产业链项目。

上述数据反映了光伏供给侧的情况,从需求侧来看,虽然业内已经喊出了太瓦(1000GW)时代的口号,但去年全球新增规模是230GW,今年最多也只有400GW左右。

产能过剩,一个各方都在关注的指标就是硅料价格。从最近几周的情况看,由于新增产能持续释放,硅料月度产量还在不断增加,其下游硅片的开工率却在下调。硅料价格最近连续跌破15万元/吨、14万元/吨的关口,最新价格已经跌至12万元~13万元/吨。

一位头部硅料厂商人士预测,虽然硅料价格不太可能跌破成本线,但会很快进入7万元~8万元/吨区间,果真如此的话,该价格区间仅有去年高点时的25%左右。

光伏上下游的博弈也是行业“内卷”的生动写照,早在2021年,就有下游企业举报上游厂商不正当竞争。过去两年,硅料企业攫取了大部分行业利润,下游厂商至今仍有微词。

当下光伏行业的“内卷”还体现在多个方面,一是产品的同质化。各家厂商的电池技术路线虽然侧重方向不同,但总体上大同小异。矩形产品纷纷被推向市场也是同质化的一个表现。

二是激烈的价格竞争。这并不局限于硅料等上游产业链,招标市场同样竞争激烈。通常的逻辑是,上游价格下降会传导至下游,不过,为了力挺组件价格,今年以来,多家头部组件厂商抛出了组件价格会逐步与上游价格脱钩的观点,试图将组件价格维持在较高水平。

然而,实际情况是,一些意图在组件业务上发力的厂商或是二三线厂商在招标时给出了极低报价,甚至在引入第三方报价调整机制的情况下,报价比第三方还要低。这一情况引发了部分头部企业负责人担忧“劣币驱逐良币”,并直言这样报价只会带来巨额亏损。

国内光伏产业在过去近20年的发展历程中,曾多次遭遇过剩危机,但每一次“狼来了”的预言之后都能化险为夷。不过,这次或许不会再那么幸运,一家受访的企业负责人就向记者表示,行业最困难的时刻可能会在明年上半年来临。

当然,也有厂商认为,行业排名已经基本稳定下来了,例如组件前六的厂商可能不会有太大变化,然而,当记者问到前六厂商的名次是否会发生变化时,受访人士并未进一步作答;事实上,不只一家组件厂商已经宣称未来要进入行业前五。

也有厂商认为,技术领先产品永远不会过剩。但细究这句话,背后潜台词是行业参与者要不断地提高产品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因为在供给大于需求的情况下,市场会将产品按照效率高低或成本高低排序,“技术领先”的标准实际上是不断被提高的。

在今年的SNEC上,多家光伏企业负责人都提到要减少无序竞争,构建良性的行业新生态。新生态的内涵多种多样,但业内普遍不希望再走从吹泡沫到挤泡沫的老路,如何走出一条良性竞合发展、上下游共生共荣的新发展之路,是行业参与者面临的共同课题。 

原标题:产能过剩 光伏行业"狼真的要来了"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证券时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