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变革在持续加速,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电动化成为发展大趋势,而整车与零部件企业之间的合作也备受关注。近日,广汽集团在上市公司发布的公告中,将广汽埃安AH8项目,由原来的与华为共同开发变更为自主开发,并称华为继续是广汽的重要零部件供应商。这一变化,引发业界思考和热议。
由合作开发变为自主开发,背后彰显的是车企对主导权的掌控。“在汽车产业变革背景下,智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在这个过程中,整个的产业链、价值链也在重构之中。”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王青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上述案例反映出了整零关系重构的时代主题。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看待车企对主导权的掌控问题,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在王青看来,在智能汽车时代的发展总体趋势上,一些如自动驾驶、操作系统、动力电池等关键零部件供应商的地位在上升,汽车智能化程度越高,这一趋势也将越明显。
其中,类似于华为这样的零部件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中如何进行自身定位,需要进一步明确。如果在目前的情况下,包括华为自己,近期内部文件也要求其撤下在与赛力斯合作开发车型宣传中的华为标识,这也是一种调整,是弱化自身在合作中的强势地位的做法。
“这其中透露出两个问题。”王青表示,一方面,华为是选择在给汽车整车企业做零部件配套供应商,还是更多地要在汽车产业链、价值链中去配置资源并提升自己的主导权。另一方面,华为也要平衡自己的做法,目前华为在产业链和价值链中已经更多地向下游延伸,包括为整车提供零部件、华为智选合作模式、以及参与分销领域等,但延伸覆盖太多环节就可能会引发一些整车企业的焦虑,会让车企思考华为以后会不会成为自己的竞争对手,以及在合作中车企会不会受到更多牵制等问题。车企规模大小不同,对这类问题的关注点也不同。具体而言,如广汽集团与赛力斯,其各自的关注点会有较大差异,广汽包括上汽可能更多担心共同开发整车及智能化核心技术的合作,在合作关系中使自己更加被动,或者未来形成竞争关系。
行业竞争影响合作
智能电动汽车产品及市场的迅速发展,客观上使行业竞争进一步加剧。
“行业竞争、未来市场的竞争都是影响整车与零部件企业双方合作的因素。”王青谈到,伴随着智能电动汽车产业迅速发展,零部件供应商地位正在持续提升,特别是智能化等相关核心技术系统提供商的地位会迅速上升,一旦上升到一定程度或将成为车企的竞争对手,双方的合作关系将转向竞争关系,这不仅是车企所担心的,也将带来整个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
王青认为,未来整零合作的走向,更多还要看市场和产业的发展。因为目前整车企业可能会对合作由谁主导有更多顾虑,还有的车企会担心在合作中会不会培养出一个竞争对手。因此,华为这样的零部件企业,现阶段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定位,究竟是选择做零部件供应商,还是要在汽车产业链,特别是在下游整车行业更多体现华为的基因和品牌等,需要其明确自身定位。
近来,除了赛力斯之外,不仅广汽与华为的合作“降级”,而且华为此前的一些合作伙伴也都消声,令人深思。“对于目前的现状,华为自己似乎也意识到了自身定位存在的问题,所以开始主动收缩自己的主导力。”王青说,因为华为的一些做法的确令整车企业产生了越来越强的焦虑和顾虑。如果华为能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定位是做博世、大陆那样的零部件供应商,其市场战略也会产生明显变化,至于将来会不会直接造车那是未来的事,但现阶段必须有明确的选择。
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从近期看,即使是华为智选合作模式唯一的一家车企赛力斯,也在发生变化。行业注意到,赛力斯子公司重庆蓝电已经发布了赛力斯自主研发的蓝电品牌新能源汽车,这并未依赖华为。
对于零部件供应商的现实状况,王青则认为,从智能电动汽车发展大趋势看,相关核心零部件供应商的地位不断提升,是因为智能化带来了现实需求,即使没有华为,也有其他的企业来发挥这一作用,因为如今一家车企不可能拥有所有从产业链到供应链的技术,像比亚迪在产业链上覆盖较多已经是一个特例,它不具有复制性,因为比亚迪本身就做电池等零部件起家的。从行业看,一家整车企业,需要整合不同的资源,要做整合资源的一方,还是做被整合的一方,这是包括像广汽、上汽这样的整车企业需要作出的选择。
但与此同时,王青也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的决定因素更强。如果出现车企与华为深度合作的产品在市场上持续热销,这也会起到示范效应,倒逼企业做出选择。因此,市场的作用不容忽视。这体现了车企与合作方的合作模式上,双方都是在不断磨合和适应,这是当前阶段的现状。“因此,探讨主导权、议价权还要看市场,一种合作模式适应当前不一定会适应未来,企业的战略选择即使现在合适,但在未来不一定合适,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王青坦言。
原标题:王青:面对汽车产业变革浪潮,零部件企业找准定位更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