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政府干预导致市场失灵,进而引发产能过剩
政府与市场并不是割裂与对立的,实际上政府干预在宏观层面上直接影响了市场反应,市场失灵进一步导致了产能过剩矛盾的发生和加剧。由于政府的鼓励和支持,
光伏行业出现过度进入、过度生产、恶性竞争、市场集中度低、信息不对称等市场失灵现象。同时由于政府不当干预,导致光伏行业市场机制失灵,供求长期处图二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发生机制:从政府规制到市场失灵,供求长期处于于不平衡状态,且供给差距不断加大。
市场作为企业经营的最重要外部环境,市场调节失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在光伏行业市场失灵后,由于行业生产规模过大,企业产品库存高企、产销率低、利润率逐年下降,直至出现行业性亏损。从十大中国海外上市光伏企业的亏损进程来看,2006年,亏损仅有1家,亏损总额为0.09亿美元;2009年,亏损企业数量达到6家,亏损总额达4.73亿美元;到2012年,10家全面亏损,亏损总额多达33.96亿美元。可见,政府干预通过诱发市场失灵,导致了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市场机制失灵是导致产能过剩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三、结论及政策含义
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始终是困扰学术界的一大问题,传统的规模经济理论、过度进入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等从市场机制出发的相关研究和政策方案,难以建立解决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的长效机制。政府规制理论视角从我国转型经济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出发,为控制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提供了新的视野和相对较好的对策。然而,政府规制理论过于强调政府干预的作用,而忽视了市场调节的作用,对产能过剩的治理效果依然是短期的。
基于此,这里提出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互动的思想,认为政府干预是通过对市场的影响从而引发行业性产能过剩的,政府干预是我国行业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市场失灵是二者的中介。通过以我国光伏产业为例的案例研究,可得到如下结论:一是政府在经济性规制上的“错位”和社会性规制上的“缺位”,是导致行业性产能过剩的主要原因。二是政府不当干预引发了市场失灵,最终导致了行业性产能过剩,市场失灵只是产能过剩的一种表象或直接原因,而非主要原因。
从根本上抑制行业性产能过剩问题,必须明确政府干预与市场调节的边界。政府应该做好社会性规制的“补位”和经济性规制的“退位”工作。加强市场自我调节,用市场机制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理顺供需关系,由市场机制进行自我调节,促进自由竞争,并鼓励技术创新,从而由市场的优胜劣汰自发淘汰落后产能,保证我国经济的平稳与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