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氢生产如今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国家发改委此前发布的《氢能中长期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可再生能源制氢量达到10-20万吨/年的目标,将“绿氢”作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100-200万吨/年。
另一方面,国家发改委及国家能源局也指出,2030年我国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锚定12亿千瓦以上,按照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氢5%-10%的比例配置,装机规模至少将达到60GW。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产业年度蓝皮书(2022)》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的出货量约776MW,电解槽总出货量在800MW左右,在2021年基础上实现翻番。目前国内用于制氢的电解槽以试点示范项目居多,尚未有大规模的商业化项目落地,国际能源网/氢能汇(微信公众号:h2-2005))预计,未来绿氢市场空间广阔且增速可观。
2023年1月18日,中集氢能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集氢能”)欣然公布旗下1200Nm³/h碱性电解槽发布及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中集氢能位于江苏启东市南通中集太平洋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简称“中集太平洋海工”)碱性电解槽生产基地成功举办。此举标志着中集氢能全产业链关键装备布局进一步完善。目前中集氢能已完成电解水制氢两种路线技术储备,未来将打造“江苏-河北”南北双布局电解槽生产基地。
本次发布的电解槽采用先进的设计理念、成熟的设计流程,在保证安全可靠的前提下,最大程度地挖掘电解槽的性能潜力。其采用了新式极板和流道结构、第三代最新催化材料和涂覆技术制作的电极,以及新一代改性隔膜,工作电流密度范围2500~4700A/m³,优于传统碱性技术实际运行数据,具有电流密度高、节能、稳定和轻量化等特点,各项技术参数处于业内领先水平。
该电解槽产氢量1000~1200Nm³/小时,可向上扩展到1500Nm³/小时甚至更大;单位电耗优化在4.2~4.55Kwh/Nm³之间,已经过国际权威机构认证,符合团标一级能效标准;工作负载范围在20%~120%,较业内提升10%以上,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可应用于可再生能源制氢、制加一体站制氢、海上风电制氢等多种场景。
中集氢能总经理杨葆英女士表示:“本次电解槽装置的下线,标志着中集氢能‘制、储、运、加、用’全产业链布局的进一步完善。展望未来,随全球范围对绿氢的需求量加大,制氢设备的需求量持续增加,中集氢能也将持续研发更集约高效,成本更低的电解槽装备,以国产成本优势以及公司在东南亚、中东等海外地区坚实的客户资源为基础,积极开拓海内外电解槽市场,争取与业内伙伴携手出海。”
在本次活动中,中集太平洋海工碱性电解槽生产基地分别与多家业内合作伙伴签订战略合作协议,通过签约合作,希望各方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绿氢技术发展,实现合作共赢。
原标题:产氢量1000~1200Nm³/小时!又一碱性电解槽正式下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