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项目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产业园区、偏远地区等,农村是非常重要的领域。
“未来农村实现碳中和目标路在何方?是重复城市路径,还是另辟蹊径走新路?”在12月7日举行的“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助力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建设”论坛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院长杨旭东率先抛出问题。
今年1月,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推动构建清洁低碳、多能融合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农村转型步伐由此加速。那么,一年来实际推进情况如何?可以总结哪些经验教训?接续杨旭东的发问,多位与会专家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转型要以保障用能安全为前提
为农村能源转型探路,源于其能源使用的特殊性。杨旭东举例,相比城镇地区,农村建筑存在“部分时间部分时空”的典型特征。“以冬季取暖用能为例,我们做了大量实测发现,按照实际采暖时间和空间来算,实际使用系数可能低至农宅面积的10%都不到。在这种情况下,全空间、全时间供暖的能耗自然很高,浪费也很严重,如何根据这种特征推进节能,就成了眼下的关键问题。”
在杨旭东看来,推进农村能源转型,最终目标是让老百姓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换言之,以保障能源安全为前提,百姓、政府和资源均要可承受,进而再实现清洁、节能、低碳、舒适的目标。“大家都知道北方农宅保温效果欠佳,应该先把能耗降下来,再用清洁能源替代,做好保温是节能提效的第一关键。为此,经常能看到有农村参照城市的办法,给整个房子加保温,但这样一来要么成本高了,要么改造效果受限。我们更提倡菜单式的方案,对常用房间做到‘大用大保、小用小保、不用不保’,根据实际选择最优方案。就好像拿着10块钱去餐馆,点鲍鱼肯定不现实,点一碗面却能吃饱。”
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所长李琼慧进一步称,经过前期推进,农村地区电气化水平有了明显提升,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也在增强。“目前尚无官方公布的准确数据,但据我们调研,煤炭占农村生活用能的比重依然最大。在农村,生产、生活用能分别占到约45%和55%,生产用能的商品化程度已经比较高了,生活能源消费却仍以散煤、秸秆柴薪为主,能源清洁化水平低,由此造成环境污染、能源低效等问题。”
农村分布式能源开发潜力巨大
转型的技术路径究竟如何选?基于农村用户分布点多、面广等特点,多位专家不约而同提及分布式能源应用。
“从资源分布看,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开发潜力巨大,各项应用技术也在稳步推进。以光伏扶贫为例,自2015年启动以来,全国累计建成2636万千瓦光伏扶贫电站,惠及近6万个贫困村、415万贫困户,每年可产生发电收益约180亿元。”李琼慧表示,反过来,分布式项目的主要应用场景包括产业园区、偏远地区等,农村是非常重要的领域。“比如在具备条件的农村地区,就近利用农作物秸秆、畜禽粪便、林业剩余物等生物质资源,建设新农村综合能源站;在偏远农牧区和海岛地区,结合资源情况建设小型离网型分布式能源供能系统或海岛微网系统。”
中国新能源电力投融资联盟秘书长彭澎也注意到,近两年,我国分布式光伏推广取得新突破,户用光伏是一大亮点,2021年新增装机首次超过集中式。“截至今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河南、河北、山东分别位列光伏户用装机量前三名,农村市场特色非常明显。”
在此基础上,更多空间有待挖掘。李琼慧列举了一组数据——太阳能资源开发利用主要受可安装场地或设施的面积制约,重点考虑农村住宅屋顶、滩涂、鱼塘、农业大棚、水库五大类场景。初步测算,到2025年,农村分布式光伏技术可开发潜力为10.3亿千瓦左右,其中屋顶光伏占86%左右。可用于农村分散式风电开发的土地类型包括林地、园地和牧草地等,结合不同地区实际利用率问题,初步测算技术可开发潜力在2.5亿千瓦左右。
老百姓真正从中受益是关键
记者了解到,部分农村区域对分布式能源已有探索。诸如农光互补、渔光互补、牧光互补等“光伏+”模式,多地应用正稳中有进;农村小型风力发电,为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渔生产用能提供了重要支撑;在中西部、沿海等偏远农户的日常生活中,农村微水电也在发挥作用……但同时,各种问题也在实践中逐渐显现。
彭澎表示,山东户用光伏装机规模一度全国领先,之所以被河南、河北赶上,并非自身不愿新增,而是针对用户的接入能力到了瓶颈期。“比如一个村有1000户村民,但这个村的变压器只能接入200户人家的屋顶光伏,一旦装满就没有更多能力了。基于农村相对薄弱的电网条件,基础配套亟需跟上。”
落基山研究所中国电力部门总监刘雨菁认为,不同于集中式电源,分布式项目在发电资产存续期间需要更多本地运维支持。而目前,行业规范性有待高。“像分布式光伏、储能,分散性、专业程度相对较高,信息对称性偏偏又比较差。农户对能源行业了解不多,有些用户甚至存有抗拒。前些年,大笔投资下去后资产质量、收益水平不及预期的案例比比皆是。无论在建筑施工、并网、运维等操作层面,还是投资收益清晰度方面,均有较大提升空间。”
“有了装机量、发电量,更重要是如何让这些分布式能源发挥作用,让老百姓真正从中受益,而不是单纯觉得农村资源量大。”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国际部主任姜昊提出,不少分布式项目的决定权,目前是放在县、乡一级,独立运行看似可行,却不易调和分布式与整个主网的关系。“建议先有整体规划,再探索符合各区域特色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途径。期间可推进示范先行,有了充分论证,然后大规模大范围铺开。”
原标题:用好分布式能源 助力农村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