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农光互补不同模式光资源分析
3.1 模式1光伏电站与农业的简单结合
光伏和农业的简单结合,是在光伏阵列间距中,种植农作物,两者结构上是独立的,在空间布局上相互结合,选择种植低矮的农作物,或者提高光伏组件高度,保证种植的农作物的高度低于光伏阵列,避免影响光伏发电。
光伏电站建设方案:
常规设计的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常采用光伏组件竖向双排布置。该地建设的光伏电站可采用260Wp的光伏组件竖向双排2X22安装在一个支架单元上设计,22块光伏组件串联为一个组串。1MW光伏电站,配置两台500kW逆变器和1台1000KVA的就地变压器。每台逆变器接入96串光伏组串共549.12kWp。通过PVsyst进行模拟,宿州地区的光伏组件最佳角度为27度。
方阵倾角确定后,要注意南北向前后方阵间要留出合理的间距,以免前后出现阴影遮挡,前后排间距为:冬至日(一年当中物体在太阳下阴影长度最长的一天)上午9:00到下午3:00(真太阳时),光伏组件之间南北方向无阴影遮挡。固定方阵安装好后倾角不再调整。《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中给出平整场地光伏阵列不被遮挡的阵列中心间距公式:
式中:L为阵列斜面长度,θ为组件倾角,Φ为项目所在地纬度。光伏阵列中心间距为阵列斜面投影D1与间距D2之和。阵列间距示意图如图3。
图3 光伏阵列间距示意图
根据光伏阵列南北阵列中心间距计算公式,计算得中心间距D=6.12米,本工程选用光伏阵列南北中心间距为7米。组件下端距离地面高度为1米(不考虑农业种植的,一般大型地面光伏电站中,组件下端距离地面高度为0.3—0.5米)。
组件倾斜面上辐射量为:
表3 组件倾斜面上辐射量
对光伏阵列之间农业种植区的光资源分布,利用PVsyst建模,将光伏阵列下方和阵列之间的区域,模型的第三排和第四排阵列中间区域(黄绿色中间区域),按照1米一个宽度、0.5米一级高度划分网格,模拟阵列之间不同高度的、位置的光资源,通过分析,全年的光资源立体分布图如下:
图4 PVsyst内光伏阵列建模
图5 光伏阵列间年辐射量立体分布图
上图为光伏阵列种植区内的全年的光资源立体分布图,图中,A区——G区每区的宽度为1米。由图5中可以看到,光伏阵列之间的区域光资源最好,光伏组件的下方光资源较差。光伏阵列区的光资源分配与空间高度也有关系,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随着高度的增加,光伏组件下方的光资源在减少,而阵列之间的光资源在呈上升趋势,达到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