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行业发展至今,电站装机量不断上升,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越来越多的光伏电厂在运营三四年后发生效率的突然衰减,造成了重大的损失。究其原因,除了受不同组件质量和安装环境的影响外,另一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是PID效应,PID效应可能使组件严重退化,由此引起的组件功率衰减有时甚至超过50%,从而影响整个系统的发电能力和总输出功率,降低光伏电站投资收益率。
目前日本很多用户明确要求把抗PID写入合同,并随机抽检,日本和欧洲的买家也纷纷提出同样要求。
一、PID定义
PID(Potential Induced Degradation)电势诱导衰减效应,是指光伏面板在长时间工作后性能会发生逐渐衰减的反应。由于组件长期在高电压作用下使得玻璃,封装材料之间存在漏电流,大量的电荷聚集在电池片表面,使得电池板表面的钝化效果恶化,导致FF, Isc, Voc降低,使组件性能低于设计标准。
美国NREL实验室(National Renewable Energy Laboratory)此前证实无论组件采用何种技术的P型晶硅电池片,组件在负偏压下都有PID的风险。2005年中国光伏电池板厂商首次报告了这一现象,之后欧美的光伏电站也发现了输出功率大幅下降的现象,成为一大问题。PID效应也成了近年来已经成为国际买家投诉国内组件质量的痛点之一。
二、PID效应传统解决方案
目前,逆变器厂商、组件厂商都在寻求最佳的方案解决PID效应,那究竟什么方案是抑制PID效应最可靠的方法呢?
1. 组件厂商应对PID效应的解决方案:
而目前国内外的电池组件生产厂家、科研机构、各大光伏实验室和测试机构尚没有就造成PID效应的真正原因达成定论,主要在于其诱发因素的多元性及复杂性。因此组件厂商在应对PID效应时,公认的研究方向:
(1)采用非Na、Ca玻璃提高玻璃的体电阻,阻断漏电流通路的形成;
(2)采用非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的封装材料。
可以发现,国内外厂商在应对PID效应时多是采用EVA、玻璃、背板材料、封装材料的重新组合,在此过程中组件采用适合且高质量的电池片、封装材料来有效减少PID现象的发生。然而这种处理方案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PID效应,且导致整个电站建设初期成本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