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朱共山:新能源产业将步入长周期、高景气度的黄金赛道
日期:2022-09-19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luxiaoyu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中国碳中和50人论坛成员朱共山日前表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主要电力供应主体。新能源产业将步入长周期、高景气度的黄金赛道。

“十四五”时期我国可再生能源将进入高质量跃升发展新阶段,进一步引领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主流方向,为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主力支撑。

朱共山日前表示,预计到203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主要电力供应主体。新能源产业将步入长周期、高景气度的黄金赛道。

2030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

国家能源局的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7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约24.6亿千瓦,同比增长8.0%。其中,风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17.2%;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3.4亿千瓦,同比增长26.7%。

朱共山说,目前,国内新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三分之一左右。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年发电量增量,将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半壁江山。到2030年,我国风电、光伏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成为主要电力供应主体。

“绿色低碳转型既包括了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消纳,也包括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清洁替代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必不可少。在此期间,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还需要携手同行,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优化组合,重塑和谐关系。”朱共山说。

煤炭的紧供给仍是主基调

朱共山认为,2030年碳达峰前,煤炭的紧供给仍是主基调,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

“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势在必行。随着电力需求的大幅增长,动力煤很可能会处于长期紧缺或间歇性紧缺状态。当前,各地‘双碳’实施意见密集出台,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储能、氢能等加持下,协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朱共山说。

煤电价格走高也进一步凸显了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市场竞争力。“去年至今,燃料价格暴涨,5000大卡的煤炭在江苏的到岸价一度高达1200元/吨,煤电成本接近0.5元/千瓦时;天然气价格最高时接近8块钱每方,燃气发电成本在0.65元/千瓦时左右;而光伏电力均价在0.35元/千瓦时左右,竞争力凸显。到2025年末,新型储能的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集中建设,搭配新型储能系统,可以让风光储的平均度电成本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朱共山说。

“双碳”目标催生能源技术的重构

去年3月,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朱共山指出,这是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我国面向能源主战场、聚焦电力主阵地,再次对能源发展作出的系统深入阐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双碳”目标催生能源技术的重构。朱共山说,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电力电子、柔性电子、传感物联、智慧能源信息系统、全环境仿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气候气象预测学等适配性技术,将聚合为“碳中和科技共生体”;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技术将百花齐放,大容量储能、氢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传统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交通、农业等行业,将围绕脱碳减排、节能增效的共同诉求,与新能源产业深度链接,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

他指出,在国内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的大背景下,电网调控模式将由目前的“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源网荷储一体化是‘源荷互动’调控模式下的重要探索,通过储能+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风、光、氢、氨多能互补,整体接入电网,统一运营管理,补上了新能源时空分布不均、波动性大的短板,稳定性、经济性进一步凸显。”朱共山说。

据了解,协鑫集团旗下有四家上市公司,包括协鑫科技、协鑫集成、协鑫新能源三家聚焦光伏产业链上、中、下游的企业,以及主营清洁能源发电、换电等业务的协鑫能科。

原标题:朱共山:新能源产业将步入长周期、高景气度的黄金赛道
 
相关阅读: 光伏 风电 新能源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新华财经作者:丁雅雯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