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市场 » 正文
 
万亿光伏赛道,难道真的会从此崩掉吗?
日期:2022-09-16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sunmengqian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昨天,光伏、风电、储能板块与个股组团式下跌,这在新能源特别是光伏大跃进的今年,印象中还是头一次。

笔者平日潜心于公司与行业,对二级市场虽偶有关注,却不擅长,今天却感觉有必要,从行业的底层逻辑角度说一说。

01

中国光伏企业与世界,谁需要谁更多一些?


市场人士把昨天的调整归咎于两则来自海外的“鬼故事”。

前晚,一则关于《通胀削减法案》的传闻疯传。根据美国最新通过的《通胀削减法案》相关条款规定,美国政府将向购买新电动以及二手电动车的消费者,分别提供7500美元以及4000美元的税收抵免,前提是车辆最终组装必须在美国本土,或是与美国签署自贸协定的国家进行,且电动车电池的原材料占比40%以上必须来自北美。

其中针对中国,即自2024年起,将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电池组件,自2025年起,全面禁用产自中国的矿物原材料。

另外,欧盟发布一项立法提案,说禁止在欧盟市场上销售和提供用所谓“强迫劳动生产”的产品。虽然这份提案中没有具体提及任何地区或原产国,但基于某些历史性原因,市场还是对光伏产品是否会受到影响有些许担心。

传闻也好,事实也罢,“嫌犯”被锁定了,案子基本上算是破了。

在此,仅就光伏这个话题,笔者尝试分析一下,是中国光伏企业更需要欧美市场多一些,还是欧美更需要中国光伏企业多一些。

总结下来,有两个需要和两个矛盾。把这些看明白,也许一切就会迎刃而解。

两个需要,是全球能源格局与碳中和,这是中国光伏产业的基本盘。

第一个需要当然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能源结构转型的现实需要。

在地缘政治与冲突背景下,全球能源短缺特别是欧洲的能源危机愈演愈烈。在清洁能源方面,中国几乎是“风光”这边独好,而且,几乎是凭以一己之力,推动了全球光伏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统计,2021年全球(不含中国)光伏新增装机175GW,同比增长20%,累计装机容量达942GW。中国新增54.9GW,同比增40%,累计309GW。

今年上半年, 中国光伏新增装机30.88GW,同比增长120%。

更重要的是,国家能源局公布的另外一组数据:今年上半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量78.6GW,同比增长74.3%,供应了全球超过70%以上的装机。一家光伏企业负责人向笔者介绍,实际情况也许比70%还要高。

当然,从隆基、天合、晶科、晶澳等几大组件企业的半年报数据也能看出,这些企业的海外营收占比大都过半。

第二个需要,是全球碳达峰与碳中和的现实需要。今年的极端气候愈发突显启用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减少碳排放,延缓地球进入不可逆的“低烧区”,关系到全体人类的共同命运。这一点已是老生长谈,毋庸赘述。

另外,还有外部和内部两个矛盾,即逆全球化浪潮与中国企业出口之间的矛盾,以及中国光伏产业高质量发展与高耗能高补贴之间的矛盾。

一个是逆全球化浪潮与中国光伏企业全球化之间的矛盾。说白了,欧美国家找各种理由,对来自中国的物美价廉的光伏产品横加阻拦,设置贸易壁垒。这也是近期以来光伏企业股价调整的重要原因。

另外一个矛盾是,中国过去以来对光伏产业从生产端到销售端的补贴政策逐步减少甚至取消,与近两年来中国光伏全行业高速扩产之间的矛盾。

从本月开始,云南、内蒙将取消对高耗能产业的优惠电价,这意味着光伏制造业上游的多晶硅料、拉棒切片等生产环节成本将大幅抬升,对于硅片企业影响较大。业内人士普遍预期,四川等地取消优惠电价应该是大概率的事。也就是说,中国利用中西部便宜的火电、水电等扶持光伏制造业的模式,或许很快成为历史。这意味着,在全球能源价格极度不均衡的背景下,中国不会再用便宜的能源,特别是消耗大量化石能源,为全世界能源结构的转型、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来买单。

一方面,虽然欧美在“身体上”很需要,光伏装机量猛增,户用光伏更是猛增,偏偏还要设置种种障碍,一副不乐意买的样子,好像吃了多大的亏。另一方面,中国想的可能是,我还不想让你们再继续占我们的便宜呢。

内压外顶之下,高速扩产后的中国光伏企业,未来处境看上去貌似不容乐观。

一位行业专家告诉笔者,中国光伏企业几乎创造了全球90%的产能,但中国光伏装机市场全球占比最多不过40%。也就是说,假设失去海外市场,中国光伏产业出现严重的产能过剩,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

但是,这种假设成立吗?

这取决于,欧美市场需要中国产品多一些,还是中国光伏企业需要海外市场多一些。

分清主流与支流,才知道中国光伏企业,究竟是刚刚开始,还是已经到了一个重要的转折关口。

02

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

改革开放之初,当时还只是《辽宁日报》的一名普通记者的范敬宜,因一篇言论而闻名于世,就是《分清主流与支流,莫把“开头”当“过头”》。笔者在此引用,既是表达对新闻前辈以及实事求是时代精神的致敬,同样也是对中国光伏企业、光伏人未来的祝福。

首先看两个“需要”的底层逻辑,是否可以动摇。

缓解全球能源危机,实现碳中和,需要不需要光伏?需要不需要中国的光伏产品?

世界需要光伏发电,这几乎是肯定的。

那么,如果不进口中国的光伏产品,如果欧美自建完整的光伏产业链,需要多长时间呢?

就这个问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笔者,至少需要五年的时间。五年?居然要这么久?从这一轮光伏周期看,哪怕以中国制造的效率、中国基建狂魔的速度,也差不多花了四五年时间。

在全球能源危机背景下,欧美国家会花五年时间,重新建立一个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吗?而且,这可能还是在没有中国企业参与的前提下,这是在假设现有光伏技术不发展、不迭代的前提下。

再看两个“矛盾”的症结,是否能够化解。

那么,退而求其次,欧美诸国,是否可以把高耗能、高污染的硅料、切片、玻璃等光伏制造业中上游放在中国,把组件、电站放在东南亚或者欧美呢?

首先看东南亚。

事实上,近年来中国光伏企业纷纷在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国家建厂,试图规避欧美对中国光伏企业出口的限制。与此同时,欧美国家对于来自中国的光伏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比如,对于中国企业在越南生产并出口的光伏组件,需要企业提供包括硅料等在内的全产业链溯源的相关证明材料。

再分析中国企业到欧美当地建设工厂的可能性。

目前,德国基准电价已经达到805欧元,是去年同期的10倍。德国人一度电,要花5.53元,差不多是中国电价的6-10倍。

如果中国企业到欧洲、美国,帮助当地建设完整的光伏产业链,如果这样才能够规避种种不合理的限制的话,其它不说,当地紧张的能源供给现状和高企的电价,就不现实。

再比如,退而求其次,如果中国企业到欧美只设立没什么耗能和污染的光伏组件企业呢?假设,只从中国进口硅片?

笔者认为,站在中国目前正在取消优惠电价的政策背景上看,我们未来会做这种傻事么?一方面,别人在用芯片卡我们的脖子,一方面,我们消耗资源、牺牲环境,帮助别人发展可再生能源?

笔者甚至有理由相信,未来中国对于粗加工、高耗能产品的出口,限制措施只会越来越严格,体现为对硅片出口退税政策的调整也未可知。

03

相信市场的力量

市场的力量是无穷的。

当碰到新问题、找不到答案时,我们不妨去问问市场先生,也许会豁然开朗。

中国光伏企业主导甚至引领全球光伏行业的发展,是发生在中国光伏企业把光伏发电的成本降到接近火电成本之时。

取消对光伏产业的扶持和补贴,也同样是建立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这正是高质量发展应有之义。

光伏产业的过去,就像现在各国政府对于氢能的补贴一样。如果有一天绿氢真正实现了产业化,大规模商业应用,应该就是各国扶持与补贴政策取消之时。这是从行业、产业发展角度来分析。

站在全球竞争格局来看,中国光伏产品之于中国的意义,甚至不能只算用中国化学工业品的出口拉动经济、解决就业与税收的小账,还要算中国助力全球实现碳中和的战略意义上的大账。

如果把光伏看作中国经济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的话,它的作用甚至不止于产业创造的直接经济价值本身。

粮食安全、能源安全与金融安全是国家战略。我们要把能源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要掌握这一轮全球能源革命的主动权,谁说中国的光伏企业、光伏人,贡献不大?

面对来自海外的一些市场不公和现实困难,有些武侠情节的笔者,以此与诸君共勉:

“他强由他强,清风拂山冈。他横任他横,明月照大江。他自狠来他自恶,我自一股中气足。”

原标题:万亿光伏赛道,难道真的会从此崩掉吗?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赶碳号科技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