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板下方栽培的是蘘荷和杨桐(图3)。杨桐作为祭祀供品也广为人知。二者都是适合在日照量有限的环境中培育的作物。
图3:在太阳能电池板下方栽培蘘荷(上)和杨桐(下)
均适合在日照量有限的环境中种植(摄影:日经BP社)
不会妨碍拖拉机作业的架台均适合在日照量有限的环境中种植(摄影:日经BP社)
与普通的地上设置型相比,营农型希望尽量缩小基础面积,减少数量。因为普通的地上设置型只对施工成本有影响,而营农型还对土地纳税额和耕种面积有影响。
此次的营农型电站采用800×800×250mm的大面积基础(图4)。因为建设用地含有“埋藏文物包藏地”,不能掘地太深设置基础。因不能深掘,所以扩大面积确保了耐久性和强度。
图4:因有无法深掘的限制,因此采用了大面积基础
因为土地属于“埋藏文物包藏地”(摄影:日经BP社)
因为土地属于“埋藏文物包藏地”(摄影:日经BP社)
与地上设置型一样,在容易遭受强风、临近占地外周的位置,基础尺寸进一步扩大至1500×1300×250mm。
营农型的架台既需要考虑农业作业,还要保证耐久性和成本,二者相互矛盾。
例如,要使拖拉机作业方便,最好尽量削减支柱数量,太阳能电池板的设置越高越好。
但从耐久性方面来看,支柱越粗越多越好,而在成本方面,电池板的高度越低越好。如何在确保农业作业性的同时,保证架台的耐久性和较低的成本是需要深思熟虑的。
此次的光伏电站,支柱间隔在东西方向约为5.28m,在南北方向约为7m,据称是既考虑到拖拉机的行驶,又满足了耐久性和强度的设计(图5)。
图5:既不妨碍拖拉机行驶,又提高了强度的架台
在东西方向(上)和南北方向(下)采用不同的支柱和斜柱构成(摄影:日经BP社)
在东西方向(上)和南北方向(下)采用不同的支柱和斜柱构成(摄影:日经BP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