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印发《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意见》支持山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探索分布式光伏融合发展模式。
海上风来,山东再一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在这场新旧能源转换的过程中,山东一方面利用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一方面利用工业大省和强省的优势,正在借助政策的东风,趟出一条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山东路径。
绝佳样板,一石激起千层浪。
如此高规格的文件点名支持山东,为什么是山东?《意见》表示,此举为支持山东在深化新旧动能转换基础上,着力探索转型发展之路,进一步增强区域发展活力动力,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在山东省城市经济学会副会长刘文俭看来,山东是打造新旧能源转型的一个绝佳样板。首先,山东是经济大省,工业大省,每年用电量大,需要从外地送电。此外,山东海风资源丰富,打造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有利于电力供应和市场做到融合,在“3060”碳中和的背景下,山东非常适合做出表率。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电力输出前三省份分别为内蒙古、云南、山西,其中内蒙古净输出电量接近2000亿千瓦时,排名全国第一。而差值后三名为广东、山东、浙江,广东电力缺口高达1751.8亿千瓦时,成为电力缺口最大的省份,山东电力缺口排名第二。从全国总体看,以青海为分水岭,共有14个省份为电力净输出,有17个省份为电力净输入。
山东是海洋大省、工业强省,海上风电发展前景广阔。作为东部沿海重要省份,山东海岸线约占全国六分之一,毗邻海域15.95万平方公里,海上风电资源丰富,当地也坚持把海上风电作为能源绿色转型重要板块,作为打造能源保障网的支撑。记者了解到,“十四五”期间,山东规划了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个海上风电基地,总装机规模3500万千瓦。
海上风来
《国务院关于支持山东深化新旧动能转换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山东工作“走在前列、全面开创”的重要指示精神,支持山东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打造千万千瓦级深远海海上风电基地,利用鲁北盐碱滩涂地、鲁西南采煤沉陷区等建设规模化风电光伏基地,探索分布式光伏融合发展模式。
同时,支持山东布局大功率海上风电、高效光伏发电、先进核电等清洁能源装备与关键零部件制造。实施“氢进万家”科技示范工程,构建制储输用全链条发展的创新应用生态。壮大污染治理、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环境监测等节能环保装备产业,加快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鼓励向价值链高端延伸。
山东海上风电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8月3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做好经略海洋大文章,建设新时代海洋强省情况。山东省规划海上风电,布局了以渤中、半岛南、半岛北三大片区为重点的千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基地,总规模3500万千瓦。截至目前,建成投产项目2个,并网发电60万千瓦,实现了山东海上风电“零突破”。
《意见》的出台,将给山东的海上风电进一步插上腾飞的翅膀。海上风电项目,要经过考察、审批、招投标、建设等诸多环节,周期颇长,有了政策的背书,山东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预计会迎来加速度。
群雄逐鹿
作为受政策导向明显的新能源产业之一,山东海上风电市场逐渐火热,多家能源央企纷纷布局,同时也吸引了众多装备企业,风电全产业链雏形已现。
据风口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上海电气、中国船舶集团、东方电气、国家电投、国家能源集团、中核汇能、中广核等十余家企业在山东或建立产业园、或与之签订战略协议,联合组建公司等,深化布局加强风电,尤其是海上风电方面的合作。
青岛、东营、乳山等多地早已先行先试,将风电产业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乳山市委书记刘奎忠近日指出,近年来,乳山主动融入山东海洋强省建设,依托丰富的海洋资源,精心谋划布局了以海上风电为重点的新能源产业,全力推进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
近年来,乳山全力推进山东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产业基地建设,开工了总投资6亿元的明阳、远景两大整机制造龙头项目,引进了豪迈科技、大金重工、上玻院等重点配套产业项目落地,加快推进形成风机整机、塔筒、管桩、叶片、海缆、核心零部件、检测运维等海上风电全产业链格局。
青岛的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近年来以打造全国最大最完整的海上风电产业集群为目标,发挥临港优势,不断完善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布局,推动海上风电产业延链、补链、强链。
为推动海洋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田横岛省级旅游度假区规划打造了占地4平方公里的海洋装备制造产业园。目前,青岛造船厂、汉缆、通裕重工等海洋装备制造项目已落户园区,今年上半年产值突破十亿元。
东营也不甘落后,4月16日,东营市举行可再生能源合作事项集中签约仪式,共签约成功22个项目,签约总金额超350亿元,涵盖海上风电开发、风电装备制造、配套综合物流、新能源储能等多个领域。
鲁企发力
面对蓬勃发展的市场,山东本土风电企业同样时不我待,加快发展步伐,走向深蓝,争抢市场机遇。
记者梳理发现,山东本土风电企业有金雷股份、天能重工、双一科技、豪迈科技、通裕重工等多家上市公司,涉及风电塔筒、主轴、铸件、机舱罩等众多风电零部件环节。海上风电相关零部件产能是他们发力的方向。
金雷股份8月25日晚间公告,拟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21.52亿元,用于海上风电核心部件数字化制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近日,通裕重工在电话会上指出,公司可转债募集资金除部分补充流动资金外,主要投资建设“高端装备核心部件节能节材工艺及装备提升项目”和“大型海上风电产品配套能力提升项目”两个募投项目。
天能重工同样表示,未来公司发力海上风电配套设备制造。公司提前布局,沿海自北向南已经建成三个海工装备基地,同时2022年在建东营年产20万吨海工基地一个。公司将以此为基础,抓住海上风电发展机遇,公司积极拓展海工业务。同时,公司持续发挥质量、技术、品牌优势,加大营销力度,适当扩大并合理利用产能,提升公司市场竞争力。
国家政策加持,地方政府争相布局,企业抢抓“风口”,山东海上风电产业必将打造出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样板。
原标题:国家顶格加持,山东海上风电迎最大风口,新旧能源转换样板如何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