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描关注微信
知识库 培训 招聘 项目 政策 | 推荐供应商 企业培训证书 | 系统集成/安装 光伏组件/发电板 光伏逆变器 光伏支架 光伏应用产品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人物 » 正文
 
朱共山破题新能源演变之路:融合是主流、减碳是关键、科技是根本
日期:2022-09-02   [复制链接]
责任编辑:sy_wangjunjie 打印收藏评论(0)[订阅到邮箱]
9月1日,2022年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在山西太原启幕。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出席开幕式并发表了以《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演变之路》为题的主旨演讲。

朱共山指出,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储能、氢能等加持下,协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演变之路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融合是主流、减碳是关键、科技是根本。

以下为演讲实录摘编

去年3月15日,中央财经委第九次会议对碳达峰碳中和作出进一步部署,提出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这是自“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来,我国面向能源主战场、聚焦电力主阵地,再次对能源发展作出的系统深入阐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山西作为我国重要的综合能源基地、电力外送基地,煤炭产量和增量占全国的近1/3,规模全国第一,山西“点亮了全国一半的灯,烧热了华北一半的炕”。但是,山西有煤又不完全靠煤,坚持发展绿色能源,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跨越,绿色低碳转型的“山西现象”全球瞩目,令人尊敬。

截至目前,国内新能源发电量将近占到全社会用电量的1/3。预计到2025年,我国新能源年发电量增量将超过全社会用电量增量的半壁江山。到2030年,我国风电、风光等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将超过煤电,跃升为第一大能源,与此同时,化石能源使用达到峰值,但允许合理的化石能源需求增长。我非常同意前面专家们发表的观点,在2030年碳达峰前,煤炭的紧供给仍是主基调,依然是能源安全的“压舱石”。绿色低碳转型既包括了新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并网消纳,也包括了煤炭的清洁高效利用。清洁替代不可能一下子完成,煤电的基础性调节性作用必不可少。在此期间,新能源与传统化石能源还需要携手同行,相互依存、互为补充,优化组合,重塑和谐关系。

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理性地看到,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是大势所趋,加快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行动势在必行。随着电力需求的大幅增长,动力煤很可能会处于长期紧缺或间歇性紧缺的状态。当前,各地“双碳”实施意见密集出台,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正在储能、氢能等加持下,协同构建清洁低碳、安全可控、灵活高效、智能友好、开放互动的新型电力系统。新型电力系统下的新能源演变之路,正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

核心特征之一:融合是主流。源网荷储一体、风光储氢氨互融,光、储、端、信四线发展。8月29日,工信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通过5到8年时间,在电力装备、电网输配效率等方面努力,基本满足适应非化石能源高比例、大规模接入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要。以前,电网调控的主要模式是“源随荷动”,现在,源网荷储一体化在多地已成为标配,通过系统灵活性调节,从“源随荷动”向“源荷互动”转变。内蒙古等地专门发布源网荷储一体化实施细则,分场景发展源网荷储,通过储能+智能物联网技术,实现风、光、氢、氨多能互补,整体接入电网,统一运营管理,补上了新能源时空分布不均、波动性大的短板,稳定性、经济性进一步凸显。

去年至今,燃料价格暴涨,5000大卡的煤炭在江苏的到岸价一度高达1200元/吨,煤电成本接近5毛钱,天然气价格最高时接近8块钱每方,燃气发电成本在6毛5左右,而光伏电力均价在3毛5左右。到2025年末,新型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沙漠、戈壁、荒漠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集中建设,搭配新型储能系统,可以让风光储的平均度电成本具备更强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随着绿氢制备、燃料电池、电解槽技术的进步,2025年绿氢制备成本可降至每立方1块钱。借助特高压、智慧电网、氢走廊建设,西电东输、西氢东送、东数西算,能源协同联动、跨区域调配的格局将加速优化。源网荷储一体化同时带来绿电、绿氢、绿氨、绿色冶金、绿氢化工、交通燃料、供热等一体化。在此背景下,绿色零碳产业园模式将成为发展新亮点,总面积约1308万平方公里,占我国土地总面积13.5%的沙漠、戈壁、荒漠等,也将摇身变为光伏之海、风电之乡,实现能源惠民,助力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8月25号,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提出促进太阳能光伏、新型储能电池、重点终端应用、关键信息技术及产品,也就是“光储端信”的深度融合、创新应用。种种政策迹象与产业演变趋势表明,未来的新能源,不再是单一的形态,而是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耦合发展的生态系统。新能源将补足短板,插上“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蔚蓝翅膀。

核心特征之二:减碳是关键。以碳之名,向绿而生,奔向碳减排的星辰大海。去年的太原能源低碳发展论坛上,中国能源报、清华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等单位首次发布《企业低碳发展贡献力研究报告》,开启“以碳生产力论英雄”的先例。近期,北京市、上海市生态环境局均发布通知,要求各级生态环境部门受理的建设项目、产业园规划等,在环评方面必须包含碳排放评价。工信部也要求探索建立光伏“碳足迹”评价标准并开展认证。在碳足迹方面,协鑫的FBR颗粒硅最早获得中国、法国权威机构碳足迹双认证,打破全球最低纪录,可带动光伏全产业链在现有基础上,再次实现能耗降低85%左右,碳减排85%左右。

“双碳”目标的实施,主要用碳数据说话。接下来,围绕碳排放的考核将是绿色低碳发展的重中之重,碳过留痕,排放追踪,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将迎来碳排放核算、报告、核查、披露、认证和标识工作。谁能在碳指标方面掌握主动权,谁就能在绿色低碳发展中赢得未来。此前,财政部等出台一系列支持绿色采购的政策,支持重点产品绿色采购。近期,海南省也要求持续实行双强制绿色采购“全省一张网”,国有企业率先全面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我们也建议国家有关部委、各级地方政府,继续加大力度,扩大覆盖面,给予碳足迹领先的产品以绿色采购优先权,让绿色低碳标志性科技成果更好地造福社会。

核心特征之三:科技是根本。科技是第一能源。创新之手推开绿色低碳新未来的大门。“双碳”目标催生能源技术的重构,不同专业、不同行业、不同业态之间,即将迎来一场绿色化、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大联合——面向新型电力系统需求的电力电子、柔性电子、传感物联、智慧能源信息系统、全环境仿真平台、第五代移动通信、先进算力算法、工业基础软件、机器人、气候气象预测学等适配性技术,包括功率半导体、传感类器件、光电子器件等专用设备、先进工艺,将聚合为“碳中和科技共生体”,以多元、多彩技术,扮靓零碳世界。传统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建筑、交通、农业等行业,将围绕脱碳减排、节能增效的共同诉求,与新能源产业深度链接,创造新业态、新模式、新应用。“智能光伏+新型储能”时代到来,高纯硅料、大尺寸硅片、高效低成本晶硅电池、N型高效电池、柔性薄膜电池、钙钛矿及叠层电池等先进技术将百花齐放,大容量储能、氢能等新型储能技术将得到长足发展,分布式光伏占比将大幅提升,碳纤维风机叶片、超大型海上风电机组技术提升,海上风电走向深海,绿色低碳未来在科技赋能下,启动最好的打开方式。

未来40年,新能源产业都将承担“双碳”重任,步入长周期、高景气度的黄金赛道。短时间之内跑得快,不如持续走得稳、走得远。放眼未来,我们需要着眼全国统一大市场,共同做好新能源这篇大文章,通过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形成动态平衡的良性产业生态。以理性研判代替非理性投资,以错位经营取代无序竞争,避免产能过剩、供需错配、一哄而上、重复建设,供应链价格剧烈震荡等情况的发生,实现产业链供应链协同发展、高质量发展,共同维护产业生态环境,践行“双碳”目标,守望蓝天碧水,留住最美的风景,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力量。

原标题:朱共山破题新能源演变之路:融合是主流、减碳是关键、科技是根本
 
相关阅读: 颗粒硅 光伏 储能
扫描左侧二维码,关注【阳光工匠光伏网】官方微信
投稿热线:0519-69813790 ;投稿邮箱:edit@www.whereislife.com ;
投稿QQ:76093886 ;投稿微信:yggj2007
来源:中国能源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图文新闻
 
热点新闻
 
 
论坛热帖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使用协议 | 版权隐私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会员服务 | 企业名录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苏ICP备0800568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