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半年报显示,当期*ST海润完成组件销售344.69MW,较上年同期减少36.54%;电池片销售117.62MW,较上年同期减少19.60%;实现营业收入189697.40万元,较上年同期减少42.9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82.0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71.82%。
为何在主营收入普遍减少的情况下,*ST海润的净利润水平不降反增?面对这一疑问,海润方面向《中国经营报》记者回应称,“根据会计准则,出售自持电站的收益体现在投资收益中,而没有反映在收入和成本里,所以报表上体现出来的就是收入减少,利润增加。”
显然,光伏电站俨然已成为*ST海润的“救命稻草”。
记者了解到,今年6月,*ST海润与联合
光伏达成光伏电站购销协议,前者将其位于新疆、河北、云南等地的17个光伏电站项目转让给后者,涉及电站装机容量为930MW。这单被称为“全球最大单笔太阳能电站收购”的生意将为*ST海润带来88亿元的收益。
从今年上半年的业绩表现看,*ST海润的主营业务中,营收实现同比增长的只有“发电收入”。报告期内,该业务的营收为1.78亿元,同比增长12.27%。
反观多晶硅片、电池片、组件、工程施工等其他业务,其营收水平分别为762万元、2.13亿元、11.68亿元、1.36亿元,同比分别减少83.62%、34.05%、40.50%、80.47%。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上半年*ST海润实现净利润3582万元,但其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却由上年同期的13.62万元降至-1056万元,减幅高达7852.64%。
“这样秀财技的行为极可能严重误导投资者。”某会计师事务所的一名专业人士表示,财务报表上“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若为负值,则表明实际盈利水平很差。该人士称,一般投资者都比较关注公司的净利润水平,忽视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比如一家公司,其主业实际亏损1亿元,为了让报表‘好看’,卖掉公司名下的一块地得到3亿元,这样就盈利了2亿元,但其主业实际是亏损的。”
举债扩张
*ST海润在举债扩张之余遗留下来的百亿债务负担同样令人担忧。
2011年开始,*ST海润决定通过EPC、BT和自持三种形式发展光伏电站业务。彼时,上游多晶硅片、组件等产能过剩问题显现,*ST海润开始步入颓势,业绩直线下滑。
去年,*ST海润的净利润跌至-94759.55万元,亏损额是2013年的近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