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为青海省能源结构转型添光彩,又为全国实现‘双碳’目标作贡献!”这是青海的愿景。今年以来,青海省锚定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矢志不渝、厚积薄发,将自然条件劣势转化成产业发展优势,现实与目标的距离逐渐缩小。
青海郭隆至甘肃武胜第三回750千伏线路工程投产,为青海清洁能源规模化外送再添新通道;第6次开展全清洁能源供电活动,再创全清洁能源供电新纪录;玛尔挡水电站700吨/150吨/16吨桥机负荷试验顺利完成,为国内高海拔地区水电站同类桥机的负荷试验提供了有益借鉴……数据显示,青海已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份。
青海省海南州共和县塔拉滩光伏发电园区。人民网 甘海琼摄
潮涌江源,云起昆仑。这些成绩不是终点,而是青海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新起点——以新能源基建、装备制造、大数据应用等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全产业链,正在成为青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标签。
下好能源革命的棋,打好清洁能源的牌。从“风生水起”迈向“独领风骚”,青海在清洁能源产业发展上做了什么?
瞄准发展,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
茫茫红土山,滔滔黄河水。夏日的果洛藏族自治州拉加镇,绿意满山,生机盎然。在这里,黄河“拐弯”,河水由东向西从甘肃省流入青海省,黄河上游在建海拔最高、装机最大水电站,玛尔挡千万千瓦级水光储蓄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主要工程之一——玛尔挡水电站便坐落于此。
玛尔挡水电站是龙羊峡以上黄河干流湖口至尔多河段规划的第九座梯级电站,总装机容量232万千瓦(增容后),玛尔挡千万千瓦级水光储蓄一体化清洁能源基地投运后预计年发电量约406.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1300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3400万吨。
建设中的玛尔挡水电站。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供图
汹涌的黄河水从大坝导流洞里冲出,在导流洞上方,数千名工作人员正使用着各式工程机械,夜以继日赶进度,争分夺秒抓工期,确保2024年12月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截至2022年6月底,大坝日均填筑量保持在1.7万立方米以上,坝面最高填筑至3167.7米高程,累计填筑量约354.54万立方米。
“玛尔挡水电站投产后,将进一步促进青海省可再生能源高质量发展,加速构建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为全国能源结构优化作出贡献。”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与黄河岸边澎湃的景色截然相反,绵延千里的荒漠戈壁中,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正通过推进光伏、光热、风电以及配套储能等新能源项目建设,成为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主场之一。
日照小时数在3000小时以上,风能可用时间3500~5000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达到每平方米6618.3~7356.9兆焦之间……干旱恶劣的自然条件,却是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乐土。
海西州乌图美仁光伏项目。国家能源集团青海电力有限公司供图
2021年12月30日,青海港青乌图美仁50MW平价光伏项目并网发电;
2022年3月,中广核德令哈200万千瓦光热储一体化项目正式开工……
如今,太阳能热电站、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机、储能电站等一个个专业名词组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新发展理念的关键词,一个个清洁能源项目的建设构成青海省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具体实践。
放眼青海全省,清洁能源发展优势明显,生态固碳增汇潜力巨大。未来,青海将继续用好资源禀赋,立足发展实际,谋划实施一批强基础、增功能、利长远的清洁能源重大项目,打牢发展基础,让绿水青山永远成为青海的优势和骄傲。
瞄准产业,从两头在外到内外兼修
水电资源丰富,太阳能、风能资源得天独厚,拥有可用于光伏发电和风电场建设的荒漠化土地10万平方公里,综合开发条件居全国首位……青海,无疑是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的理想之地。
前途一片光明,道路充满坎坷。2018年青海省启动创建国家清洁能源示范省工作,原料、市场却“两头在外”,要激活发展动力,必须有属于自己的完整产业链。
如何破局?青海省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精准定位,瞄准“双循环”格局下国家之所需、青海之所能,集全省之力,把区位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在清洁能源产业上延链、补链、强链,国能、中广核、华能、大唐等大型能源企业纷纷入驻青海,天合光能、阿特斯光伏、比亚迪电池、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诺德铜箔等新能源产业上下游头部企业也争相在青海落地生根,发展迅猛。
2022年6月28日,西宁市第二季度重点项目集中开工暨甘河工业园区天合光能(西宁)新能源产业园项目启动仪式现场。人民网 刘沛然摄
在这些重大工程建设赋能加持下,青海高质量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之路越走越宽。
眼下,青海正在积极建设的零碳产业园区已初具规模;从正极材料、铜箔、隔膜、电芯、壳体到电池,相对完整的锂电产业链已经形成;碳酸锂产能已达8.7万吨、氯化锂达1万吨、金属锂达到500吨、石墨烯锂电达到5亿瓦时;光伏制造已形成多晶硅—单晶硅切片—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产业链。
同时,突出绿色、零碳、可溯源三个关键特征的中国电信(国家)数字青海绿色大数据中心在海东市正式启动;±800千伏青海—河南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青海郭隆至甘肃武胜第三回750千伏线路工程等“绿电”外送大通道竣工投运;截至2021年,5年“绿电”活动,累计清洁发电251.56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1143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058万吨……
青海郭隆至甘肃武胜第三回750千伏线路。青海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供图
从新能源装备制造,到生产“绿电”,再到能源消纳,青海省清洁能源产业链正在逐步完善,既为解决原料和市场问题提供了新方案,也为青海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新青海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这样的成绩,正是对青海清洁能源产业发展情况的直观反映。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如今,青海新技术、新材料、新应用正形成良性产业循环,发展战略正在激活发展动能。
瞄准需求,清洁能源惠民可知可感
3度电能干什么?
可以满足15平方米房间120小时的照明,可以给普通手机充电150次左右,可以让一台家用电冰箱工作3天……还可以温暖海西州乌兰县塞纳村村民整整一夜。
“经测算,一晚上用3度电,每月用电量90千瓦时,电费33.6元,按照7个月供暖期计算,总共需要电费235元,比烧牛羊粪省了一百多元。”坐在塞纳村村民祁占吉家的电热炕上,乌兰县供电公司工作人员王永吉给村民算了一笔账:“以祁占吉家为例:家里安装了两块电热板,采暖面积6平方米;村里补助350元,个人只掏400元。”
目前,赛纳村148户村民家已装上了电热炕。作为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清洁取暖不仅暖进了高原群众的心坎里,也为青海省生态环境保护增添了无尽暖意。
兴海县第四民族高级中学锅炉房。人民网 甘海琼摄
在青海省,清洁能源为百姓带来的实惠还不仅于此。
“自从我们的新村屋顶上建了光伏发电板,全村到现在发了上百万度电,每年光伏的分红收益,再加上我们自己外出打工,日子好过多了。”在2022年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尖扎滩乡来玉村屋顶光伏项目收益第二次分红仪式现场,村民多杰加由衷地说。
2021年,来玉村光伏收益资金共计171050元;2022年前半年共分红两次,一次收益资金为101060元,另一次为111370元,前后两次达212430元。
2021年9月16日,工作人员维护保养光伏扶贫发电板。国家电网海东供电公司供图
截至2022年8月,青海省已建成扶贫电站73万千瓦,年发电产值8.8亿元,收益达到5.7亿元。不占农田,在自家小院屋顶就可以安装的扶贫光伏发电板,正借助阳光的能量,成为青海省内很多村庄和群众的重要收入来源,更成为了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之一。
打造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崭新篇章里写下属于清洁能源浓墨重彩的一笔,对于青海来说,是机遇,更是使命!
原标题:青海:下好能源革命棋 打好清洁能源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