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射蔚蓝的电池板,光能便转化成源源不断的电能;风力发电机的叶片迎风飞转,风被“捕捉”进一条条输电线……这些装备把青海的太阳能、风能转化为电能,输送到我国其他地区。
而这些以二氧化碳零排放生产方式得到的电力,被称为“绿电”。
前不久,在“青绿之约”青海绿色电力行动成果发布暨绿色电力交易市场启动仪式上,一组公开数据再次刷新青海的“绿电”纪录。数据显示,6月25日至7月29日,青海全域连续35天开展“绿电5周”全清洁能源供电期间,省内清洁能源发电量达99.75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燃煤453.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816.1万吨。与此同时,新能源发电多项指标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
2017年以来,青海省已连续6年成功实施“绿电”创新实践,“绿电”活动已成为青海能源转型发展的“金色名片”。截至目前,青海省电网总装机4325万千瓦,其中清洁能源装机3933万千瓦,占比90.9%;新能源装机2674万千瓦,占比61.8%,青海电网已成为全国清洁能源、新能源装机占比最高的省域电网。
如今,通过无数铁塔银线,来自青海的“绿电”已远送北京、河南、上海、浙江、江苏、山东、湖北、四川、安徽等地。数据显示,“十三五”以来青海累计外送电量880亿千瓦时,年均增速170%。
建电力“高速路”,输送1/3三峡大坝发电量
青海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发源地。这里太阳能、风能资源得天独厚,仅太阳能理论装机容量可达35亿千瓦,约占全国的11%。然而,太阳能、风能时有时无、时大时小,发电间歇性特点突出,很难满足规律而稳定的电力需求。
地处中原腹地的河南,人口密集、产业聚集。由于火力发电发展空间受限,仅靠自身难以保障能源供应,导致全省用电缺口大幅增加。
2018年11月,世界首条主要以输送新能源为主的特高压通道开工建设。这条具有标志性意义的特高压线路,起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止于河南省驻马店市,途经青、甘、陕、豫4省,线路全长1563千米,额定输送容量800万千瓦,总投资约226亿元。
突破施工环境海拔高、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等难题,2020年7月15日青豫特高压实现双极低端系统带电投运,2020年底正式投运。从立项到投运,仅用时两年,刷新了同类工程施工速度。
自此,不少中原大地居民家中,灯仍是原来那盏灯,而驱动的电能已是来自千里之外青藏高原的“绿电”。
“依靠清洁能源互补能力,青豫特高压实现远距离大规模输送新能源。一秒的输电量就够一个普通家庭使用两年。”青豫特高压起点、青南换流站站长李斌善说。
经过调试,青豫特高压如今每天从青藏高原向中原大地输送3000万千瓦时的“绿电”。这条电力“高速公路”每年可输送“绿电”约400亿千瓦时,相当于1/3三峡大坝发电量,约占目前河南省年用电量的1/8。
创新举措,实现跨省电力余缺互济
2022年7月18日10时至18时,来自青海省的320万千瓦时光伏电量通过500千伏德阳—宝鸡直流输电工程(以下简称德宝直流)被送到四川省内。而在当日0时至8时,两省间的电力输送反转,四川省的274万千瓦时清洁水电通过德宝直流被反送到青海省,实现了两省间电力置换余缺互济。
自今年7月6日起,青海和四川两省电网基于两省最大负荷的时段差异,通过加强区域合作,以每日两次“省间电力置换”的创新举措,实现了资源优势互补、电力余缺互济。
日间青海“光电”送四川、夜间四川“水电”送青海,双向输送的都是“绿电”,有效缓解了两地用电紧张问题。
而实现“绿电”双向奔赴,离不开近年来在青海建起的一个个新能源基地。
塔拉滩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以下简称共和县),这里曾经是一片荒凉的戈壁。人们这样形容过去的塔拉滩——“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
如今,这里凭借开阔的地形和优渥的光照条件,已建成占地345平方公里、装机容量1560万千瓦的光伏产业园,成为青海省内两个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之一。走进塔拉滩戈壁上的绿色产业发展园区,一排排深蓝色的光伏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一群群“光伏羊”时而啃食青草、时而奔跑追逐。
每天清晨,共和县铁盖乡马汉台村牧民向占魁都会背上食物和水,将园区委托的2000多只羊和自家70只羊,带到光伏发电区放养。
“以前荒滩都不长草,装上光伏板后,青草旺盛,羊也吃得膘肥体壮。”向占魁说,他受聘为园区羊倌,每月工资3000元,自家羊也能继续养,“收入多了,环境好了,现在的生活美得很”。
今年1月,世界最大的分布式调相机群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新能源基地落户。该分布式调相机群投运后,青海省预计年均增发新能源电量70.2亿千瓦时。
开市交易,打造“绿电”消费全新模式
今年7月24日,青海绿色电力市场正式启动。此前,“绿电5周”活动期间,青海省完成首笔试点绿色电力交易。8家新能源电站与2家电力用户达成省内首笔绿色电力交易,成交电量6000万千瓦时,相当于减少标煤燃烧2.2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5.8万吨。
什么是绿色电力交易?
据青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郭金辉介绍,绿色电力交易是以绿色电力产品为标的物的电力中长期交易,用以满足发电企业、售电公司、电力用户等市场主体出售、购买绿色电力产品的需求,并为购买绿色电力产品的电力用户提供绿色电力交易凭证。
按照绿色电力交易方案,目前风电及光伏发电企业、电力用户和售电公司均可以参与绿色电力交易。绿色电力交易是在电力中长期市场体系框架内设立的一个全新交易品种,用户可以通过电力交易的方式购买新能源电量、消费绿色电力,并获得相应的绿色认证。
为了方便市场主体参与交易,青海电力交易中心有限公司部署了“e-交易”平台,其依托区块链技术完整记录了“绿电”生产、交易和消费全生命周期数据,为绿色电力消费提供权威可靠的证明,提供“一网通办、三全三免”绿色电力交易服务。
“希望今后能够持续购买‘绿电’,期待用‘绿电’生产推动企业转型升级。”参与首场绿色电力交易的青海省用电大户、中国铝业股份有限公司青海分公司副总经理尤祥胜表示,获得权威“绿电”认证让企业产品在市场上更受青睐、更具国际竞争力。
面向企业,青海创新市场机制,让“绿电”可交易;而面向普通百姓,青海则利用智能化手段,让“绿电”变得可感可知。
“现在家用电器越来越多,冬天也很少烧煤炉,家乡环境变得越来越好。”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玛沁县大武镇居民张起玉时常会点开手机上的“绿电感知”App查看自家用电情况,看看自己在环境保护中作了多少贡献。
为了百姓提高参与“绿电”活动的积极性,2020年6月12日,青海宣布上线“绿电感知平台”,全省156万用户通过手机App就可以直观地感知自家用电结构,使百姓切实感受到“‘绿电’在身边”。
如今,青海已经走上一条以“绿”为进、生态优先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向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目标不断迈进。
原标题: 以“绿”为进,青海迈向清洁能源产业高地